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明代长城
释义

明代长城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为了互相防御,于险要处修筑城墙。秦统一六国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明代,北方的鞑靼、瓦刺和女真崛起,为加强防御,自洪武至万历时修筑长城达18次,部分地段用砖石重建,增筑烽火台,比起秦长城更为完整。明长城东起山海关(一说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总长约6 700多千米,至今大部分基本完好。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修筑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峻,为咽喉要道,系兵家必争之地。关口为高12米的长方形城台,台上筑有箭楼,悬有明代进士萧显书写的“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在甘肃嘉峪山西麓,始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关城呈梯形,墙高9米,垛墙高1.7米,四角有角楼,南北城墙上居中有敌楼。在西瓮城外凸形的罗城城门上镌有“嘉峪关”三字。八达岭关城(即居庸关北口)是距离京师最近的重要隘口,建于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内门额题“居庸外镇”;外门额题“北门锁钥”。关城两侧,高大坚固的长城延伸,依山起伏,宛如苍龙蟠曲,异常壮观。城上方砖铺地,上有女墙,垛口下有射洞。每隔数百米均筑有城台,城台分三种类型:曰敌台,有两层,顶部为平台,下为守军驻处;曰墙台,台面与墙顶齐平,上有简单小屋,供哨卫躲避风雨之用;曰战台,筑于险要处,共三层,下层为无门窗之高台;中为空室,可储存兵器,有射洞;上层有垛口,供瞭望之用。时至如今,中国的长城仍以它的雄姿为世界人民所向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