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早春 [奥地利]霍夫曼斯塔尔
释义

早春 [奥地利]霍夫曼斯塔尔

春风习习

吹过光秃的林荫道

一些东西奇异

投入春风怀抱。

哪里有人哭泣,

它微微摇晃,

并紧紧偎依

在蓬乱的头发上。

它摇下

槐树的花朵

并让火辣辣

喘息的肢体冷漠。

它触碰

喜笑的嘴唇

嗅遍清醒、

柔软的农田。

它滑过长笛,

发出抽泣的尖叫,

它迅速飞逝

越红色霞光万道

它默默飞行,

穿过低语的房间,

吊灯火光微明,

熄灭在摇曳间。

春风习习,

吹过光秃的林荫道,

一些东西奇异,

投入春风怀抱。

通过平坦、

光秃的林荫道,

春风驱赶

苍白的阴影缥缈。

还有那春风

带来的芬芳,

自从昨日夜深

来自春风前来的地方。

(杨恒达 译)

【赏析】

霍夫曼斯塔尔的这首《早春》创作于1892年3月,当时诗人也仅仅只有18岁。一般认为他早期的作品——从1891年到1902年这段时间的创作——是德语文学中唯美主义的典范。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德语文学尤其是德语抒情诗发展的重要阶段。这首诗被看作是德语抒情诗歌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也经常被作为诗人诗歌选集的首选作品。

1891年,霍夫曼斯塔尔在维也纳结识了德国唯美主义诗人施特凡·安东·格奥尔格,当时格奥尔格是《艺术之页》的主编,这是一个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纯文学刊物。后来,霍夫曼斯塔尔也成为《艺术之页》的供稿者,这首《早春》最早就刊登在这个刊物上。霍夫曼斯塔尔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中深受格奥尔格诗歌创作和艺术观念的影响和感染,但是他又能摆脱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桎梏,建立起自己的诗学观念。他在诗歌创作中刻意求工,追求语言优美和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可以说,这首《早春》是最能体现这些艺术特征的代表性作品。

整首诗歌描写的是大自然早春的气息,这本来是极其平常的事物。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有诸多关于类似情景的描写,如“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清明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等等。而早春这一时节在霍夫曼斯塔尔的笔力之下却表现出另一种情趣。他笔下的文字犹如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界的万物那样,在早春之风的吹拂下变得那样优美、奇异、神秘、不同凡响。诗歌在语言层面之上升华出一种独特的诗情诗智。

诗歌在第一节开篇就点明诗歌所要描写之物——“春风”。“春风”的到来好似一种神秘的力量穿透万物,给自然界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 所有奇异的东西都将“投入春风怀抱”。下面第二节至第六节中一连出现六个代词“它”,描绘了“春风”一路走来,在它的吹拂下自然界的事物都发生奇异的改变。而到诗歌的第六节结束,“春风”又默默地飞过大地,来到“低语的房间”,吊灯的微光行将熄灭。这时“春风”在给自然界的万物带来洗礼之后开始抵达个体居住的地方——这“低语的房间”。诗人描写的精微之处就在于他不但注意到外部世界的变化,而且他还能表现出“春风”所到之处给人们内心所带来的感受。

诗的第七节,是对第一节在结构上的重复,也是诗人从内容方面所作的有意强调。它以一种回环重复的语句强调“春风”所到之处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在诗歌中,复迭是一种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对同一物象、同一事件、同一话语的反复强调,能加深人的印象与情感浓度,酿出浓稠的情愫,给人回肠荡气的感动。“春风”在飞翔,“春风”在呼唤,“通过平坦、/光秃的林荫道,春风驱赶/苍白的阴影缥缈。”诗人在最后笔锋一转,不无神秘地写到了“自从昨日夜深∕来自春风前来的地方”的一股芳香。其实,这并不神秘,春天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奇妙力量改变着这个世界,让整个自然界荡漾着鲜活的气息,而“春风”就是这力量之源。

此外,如果我们再作一点延伸性的分析,似乎又能给诗歌的解读带来另一种阅读上的快感。在诗歌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两个关键性的词语,一个是诗歌题目: 早春;另一个就是: 林荫路。“春风”到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整个自然界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诗中的“林荫路”暗指艺术之路,正是因为有了“春风”的“吹拂”使整个“林荫路”上的一切自然之物发生神奇的改变,从而使世界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机和活力。“春风”涤荡着这条充满生命的“林荫路”,引发出一种幽然之思。

整首诗歌共九节,结构整饬,意象清新隽永,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全诗在叙述上保持了一种朴素直接的表达方式,很少用到过多的词语修饰,亦没有那些浮于语言表层的装饰性意象。而且这首诗歌在节奏技巧的运用上非常出色,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如第二至第六节中一连出现六个代词“它”,使整首诗歌节奏紧凑,增强了语言气势,阅读起来犹如春风吹过,跌宕起伏。而全诗第七节和第一节的重复,使诗歌在整体结构上出现一次回旋和延宕,更深化了诗歌主旨,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1896年,青年时期的霍夫曼斯塔尔就在他题为《诗与生活》的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他早期诗歌观念。他明确指出艺术不应该模仿自然,文学不是生活的直接再现。他反对复制生活现实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认为文学应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精神的创造力,即强调文学的虚构性、想象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他的这些艺术追求在这首诗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李 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