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鹰久疏旷,叔度早畴昔。”诗句出处:《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是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别君颇已久,离念与时积。楚水空浮烟,江楼望归客。
徘徊正伫想,仿佛如暂觌。心目徒自亲,风波尚相隔。
青林泊舟处,猿鸟愁孤驿。遥见郭外山,苍然雨中夕。
季鹰久疏旷,叔度早畴昔。反棹来何迟,黄花候君摘。
《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注释】:
季:
①排行在末的,年少的。《诗经·召南·采苹》:“有齐季女。”(齐:同“斋”。斋戒。季女:未婚少女。)②弟兄或同辈排行最小的。《新唐书·李𪟟传》:“季弟感年十五”。也泛指弟弟。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起予者谁,得我二季。”(起:启发。)③季节。一年四季。《吕氏春秋·季春》:“季春之月,日在胃。”④一个季节的末了。《礼记· 月令》:“季春之月。”⑤古指一个朝代的末了。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⑥时期;时节。曹植《释愁文》:“子生末季。”(子:你。末:衰落。)久:
①时间长。《庄子·德充符》:“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史记·陈涉世家》:“怅恨久之。”《论语·述而》:“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②久留。《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③久战。《商君书·战法》:“攻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疏:
①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②清除。仲长统《昌言》:“疏濯胸臆,澡雪腹心。”③分给;分散。《淮南子·道应》:“襄子疏队而击之。”④分赐;给予。《盐铁论·毁学》:“疏爵分禄以褒贤。”⑤稀,与“密”相对。《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⑥疏远。《汉书·元帝纪》:“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⑦远亲。亦泛指关系疏远的人。《管子·形势》:“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⑧粗略;疏忽;不周密;不细密。《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⑨粗糙。《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丧,齐(zī)疏之服。”(齐:缝边。)⑩指粗食。《诗经·大雅·召旻》:“彼疏,斯粺。”(11)分条陈述。《汉书·苏武传》:“数疏光过失予燕王。”(光:人名。)(12)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汉书·董仲舒传》:“数上疏谏争。”(13)注释的一种,对古书的前人注释加以引申和说明。《隋书·经籍志》:“《庄子义疏》八卷。”旷:
①明朗;光明。《易林·明夷之恒》:“旷然大通,复更生活。”②空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袁枚《祭妹文》:“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特指宽阔之处。张说《岳州山城》:“东旷迎朝邑,西楼引夕阴。”③开朗;旷达。《后汉书· 窦融传》:“旷若发矇。”(发矇:使瞎子睁开眼。)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偕:一并。)④间隔。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伏枕旧游旷,笙簧劳梦思。”⑤荒废。《吕氏春秋·无义》:“以义动,则无圹事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川陕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长吏:县吏中的位尊者。)又耽搁。昭梿《啸亭杂录·佟襄毅伯》:“自公故后,日渐废弛,至有侍卫旷班,累日不至。”⑥空缺。黄宗羲《原君》:“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⑦无配偶的成年男女。《三国志· 魏书·杜畿传附杜恕》:“今者,外有伺隙之寇,内有贫旷之民。”⑧久远;遥远。《后汉书·朱雋传》:“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薛福成《合肥苏氏族谱·序》:“攀追先民于旷远之世,于实无征,于义无取。”叔:
①拾起;拾取。《诗经·豳风·七月》:“八月断壶,九月叔苴。”(壶:葫芦。苴:麻籽。)②妻子称丈夫的弟弟。《礼记·杂记下》:“嫂不抚叔。”③兄弟中排行第三。《白虎通·姓名》:“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④叔父。亦泛称与父亲同辈而年龄小的男子。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叔侄为逆。”⑤通“菽”。豆类。《墨子·非命下》:“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度:
(一)①计量长短的器具或标准。《孟子·离娄上》:“朝不信道,工不信度。”(朝:朝廷。工:工匠。)《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②规矩;法度;制度。《礼记· 曲礼上》:“进退有度。”《左传·昭公四年》:“度不可改。”③界限;限度。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无)度,则物力必屈(jué)。”④气量;胸怀;胸襟。《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⑤逾越;超越。古乐府《木兰诗》:“关山度若飞。”⑥过;越过。顾云《咏柳二首》之二:“莫教虚度一年春。”⑦指计量单位。古代特指日月星辰在天体中运行的度数,称躔(chán)度。《汉书·天文志》:“天下太平,五星循度。”(循:沿着。)⑧僧道引导人出家称“度”。韩愈《论佛骨表》:“(陛下)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⑨量词。次;回。王勃《滕王阁序》:“物换星移几度秋。”李频《春日旅舍》:“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11)通“渡”。古乐府《前溪歌》:“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倚:靠着门。) (二)duó ①计量长短;衡量。《孟子·梁惠王上》:“度,然后知长短。”《汉书·枚乘传》:“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过:超过。)②谋画;打算。《左传·哀公十一年》:“圉(yǔ)岂敢度其私。”(圉:人名。度其私:为自己打算。)③揣度;估计;估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畴:
①已耕治的田地。《荀子·富国》:“其田畴秽。”(秽:荒芜。)②田间的分界。左思《魏都赋》:“均田画畴,蕃庐错列。”(蕃庐错列:藩篱庐舍错杂罗列。)③种类;同类。后作“俦”。《荀子·劝学》:“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战国策·齐策》:“物各有畴。”④同辈。《后汉书·刘隆传》:“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坐征:受惩。)⑤谁。《列子·天瑞》:“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畴昔]以前;往昔。范成大《一百八盘》:“畴昔辞桂林,自谓已出岭。”《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畴昔:
从前,往日。苏轼《后赤壁赋》:“~~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昔:
①同“腊”。干肉。《逸周书·器服》:“焚菜脍五昔。”(脍:细切的肉。)②从前;往日。《盐铁论·非鞅》:“昔商君相秦也。”③陈旧;久远。钱谦益《渡河闻何三季穆之讣》:“清言酌昔酒。”④通“夕”。夜晚。《庄子·天运》:“蚊虻噆(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噆:叮。)⑤通“错(cuò)”。交错。《周礼·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tiǎn)而昔。”(紾:纹理粗糙。)⑥末尾;终了。《吕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昔昔]夜夜。《列子·周穆王》:“昔昔梦为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