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掌握变调的技巧 |
释义 | 掌握变调的技巧指掌握音节的调值因受相连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技巧。说话时连续发出许多音节,形成语流。在这个过程中,音节之间因相互影响而产生语音变化,也就是语变。变调是普通话音变现象之一。 常用的变调有上声、去声的变调和“一、七、八、不”的变调。它们的变化规律和方法是:①上声的变调。上声的调型是降升调,先降先升,有两个阶段,过程较长。在语流中,当上声音节处在别的音节之前时,它就会变成或降或升,缩短了发音过程,改变了原先的调型。在非上声音节之前,上声音节由214变为211,称“半上”。如“老张”。在上声音节之前,上声音节由214变为35、称“上上相连变阳平”,如“老贾”。由这两条规律派生出另两条规律:上声在非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半上,如“我的”;上声在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阳平或半上,如“水果”、“打扫”(阳平)、“老子”、“嫂嫂”(半上)。②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时,前一个去声由全降变为半降,由51变为53,如“道路”、“运动”。③“一、七、八、不”的变调。“一、不”两字的变调规律是一样的:在单念、句末念原调(“一”读阴平,“不”读去声);在非去声前念去声,如“一样”、“不想”;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致”、“不变”;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歇一歇”、“走不动”。“七、八”的变调规律是一样的:单念、在句末、在非去声前都念原调(阴平);在去声前念阳平。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