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扩写石猴的心理活动 |
释义 | 扩写石猴的心理活动【题目】 课文(《美猴王》)写石猴进入水帘洞只用了“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一些话。请你展开想象,着重描写石猴初露头角前的心理活动,将这件事写成二三百字的一段文字。 ——初中语文课本训练题。 【审题】 题型,无文题材料作文,扩写。文体,记叙文。题旨,着重扩写石猴的心理活动。 【构思】 一、这类扩写题,首先可采用审题构思法。题目要“将这件事写成二三百字的一段文字”,“这件事”指“石猴进入水帘洞”这件事。“这件事”课文实际上已交代清楚,因此,对“这件事”只需概括复述,无需扩展。需要“展开想象,着重描写”的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才是需要扩写的。从题目看,可结合行动描写来扩写石猴的心理活动。 二、把握人物特性扩写构思法。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致的,因此,扩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须符合人物整体特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神、猴、人三者的统一体。这个人物形象在《美猴王》里还只是“初露头角”。虽然是“初露”,但他的“头角”,也已有“神、猴、人的统一体”的特色。他育于“仙胞”,生于“东胜神洲”,虽然还没有大闹天宫时那么神通广大,但他出身非凡,是不同于“众猴”的石猴、神猴。他跃跃欲试神力,是“神”性初露; 他猴性十足,急躁,好动,好胜,敏捷,顽劣。“跳出”、“高叫”、“瞑目”、“蹲身”、“一纵”、“跳入”,是“猴”性初露; 他见难勇为,为了 “省得受老天之气”而寻求新天地,是“人”性初露。他的心理活动,是受“神”、“猴”、“人”三性制约的。可以抓住“三性”想象石猴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力求“三性” 统一不悖。 【相关题目辨思】 A. 扩写情景片断 下面一段文字是对情况的概括叙述,把它扩写成有具体情景的一个片断。 在百货商店里,一位大娘正给她的小孙女挑上衣,大娘左挑右选,总不能使孙女满意,年轻的女售货员 “百拿不厌,百问不烦”。最后,大娘和孙女满意地离开了商店。 ——初中语文课本作文片断练习题。 本题可采用审题构思法。题目提示的“景”,是“在百货商店里”。“情”,一是大娘对小孙女之 “情”,体现在为小孙女左挑右选,问这问那上面; 二是年轻的女售货员对大娘和小孙女之情,体现在“百拿不厌,百问不烦”上面。这两种“情”,扩写时应该主要扩充哪一种,兼顾哪一种呢?不满意,主要是大娘不满意,还是小孙女不满意?满意,主要是大娘满意,还是小孙女满意,或者是首先使小孙女满意因而大娘也满意了呢?如果说是“挑剔”的话,那么,主要是大娘“挑剔”,还是小孙女“挑剔”呢?这些,题目中都已有端倪,要仔细体会,扩写才能紧扣题目。 B. 扩写《我的叔叔于勒》末段 根据《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段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以免再遇见他。” 扩写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上海师大附中训练题。 下面是孙静颖同学的习作《改乘圣玛洛号——〈我的叔叔于勒〉 末段扩写》。 母亲赶忙拉着父亲回到我们的房间。 “快,若瑟夫,把箱子里的帽子给妈妈找出来。” 母亲从衣箱里取出了那顶带面纱的帽子,慌忙按在头上,“哦,上帝,我的帽子!……怎么样,他认不出我了吧?这该死的流氓!” 父亲盯着浑身颤抖的母亲,呆呆地语无伦次地应和着: “唉,唉,好,挺好,认……认不出来了。” 船快靠岸了,母亲把礼帽压得低低的,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双手哆哆嗦嗦地掏出粉盒往脸上抹粉,企图掩盖自己不安的情绪,却不想,原本苍白的脸更为惨白了。 “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千万别让我看见那个混蛋……” “妈咪,晚上回去还乘这艘船吗?”“不!不能冒险,搭后一班船吧。”“晚上就这一班船啊。”父亲用力搓着手,为难地应答道。“那就提前回去!” “提前?下午三点有一班圣玛洛号船,这么早回去,女儿、女婿那儿怎么说?”“死脑筋!到时候我装头痛病发作不就行了?噢!上帝啊,瞧这无赖干了什么好事,把我们的计划全打乱了!” “是啊,是啊,全乱了!” “我早说过,他是我们家的祸根,有他在,咱们别想过好日子!”母亲狠狠地掸去衣裙上的一点尘灰。父亲接口说: “别生气了,反正今后不会见面了。” “那……那个叔叔……” 我才咕哝了半句便被打断了: “记住,你再也没有这个叔叔了!” 母亲冷冷地瞪了我一眼。 我走出房门,倚着栏杆,眼望前面的哲尔赛岛,心想: “只要有钱,我会给遇上的流浪汉5法郎的!” 这篇扩写,以母亲为中心人物,其性格特点,符合原作。隐去女儿女婿,地点限定在“这艘船”上,也符合原作的情景。 C. 扩写 《桃花源记》 片断 《桃花源记》 中写道: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请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在这里的桃林里漫步,扩写所见景色并描述当时心情。 ——课堂训练题。 本题要进入角色,到《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林中散步,亲临其境,摹绘所见,抒发所感。请看习作《桃林行》。 我沿着溪岸小径缓缓而行……蓦地,在鲜美的芳草映衬下,前方呈现一片桃花林。远眺,那连绵的桃花林,犹如天上绚丽的彩霞,十分诱人; 近观,离岸几百步,一棵杂树也没有,一色的桃树玉立多姿,目不暇接。我漫步踱进这桃花的世界。 看,那一树树繁花,有粉白的,有绯红的,还有红白镶嵌的呢!她们绽蕾怒放,竞妍争艳; 她们吐芳孕实,笑靥迎客。我尽情地欣赏,顿觉心旷神怡; 我贪婪地呼吸,那温馨的空气沁入肺腑,就连我的心扉也一起芳香了。一阵轻风徐徐拂过,缤纷的花瓣,好似节日的礼花飘然而下,铺向地面,洒落在我的头顶和双肩。美的享受啊,怎不令人陶醉!我情不自禁地哼起“我们的明天比呀比蜜甜” 的歌儿,追逐着蜂蝶在花间嬉戏,乐得我流连忘返了。 啊,我爱桃花林,我爱花香充溢的春天,我更爱遍地春色的人间。 D. 扩写《卖油翁》 将欧阳修的 《卖油翁》扩写为记叙文。 ——课堂训练题。 原文详略得当,扩写时宜着重扩展卖油翁酌油一节,占扩写文的主要比重,突出卖油翁的高超酌油技艺。请看下面的例文。 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将领,名叫陈尧咨。他擅长射箭,在当时没有一个人比得过他。他常常夸耀自己,目空一切。但是,有一件事却使他傲气稍敛。 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的园地里射箭。这时,有一个卖油翁恰好路过,放下担子立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射箭,久久不肯离去。 陈尧咨正在兴头上,他一支接一支地射着。时而扫视欣赏他的人,时而哈哈大笑。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射中八九支,却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陈尧咨见此情景,心中不悦,冷冷地问老汉: “难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本领不够高超吗?” 他那么自信,满以为卖油翁会恭维几句,可他万万没想到,老汉只是说: “这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多练,手熟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既然如此,请老翁显显本领,我也好领教领教。” 老汉说: “我凭自己倒油的经验可知道这个道理。” 说着,就表演起倒油技术来。 他取出一个空的油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油葫芦口上。这时,一个精彩场面出现了,只见卖油翁,站在油葫芦的旁边,用勺子从油桶里舀了一勺油,高高地举起,泰然地看了看葫芦口,手轻轻地向下一拗,油乖乖地流了下来,一条“油柱”细而长,闪着金光,慢慢地均匀地注入铜钱中间的方孔中,钻进了葫芦。令人惊讶的是,油仿佛长了眼睛,不偏不倚,准确地从钱孔中向里钻。老翁是那么从容,一勺油倒光后,就拿起铜钱,举到陈尧咨面前,只见铜钱上没沾上一点油,连铜钱孔也没有油迹。老汉于是收起铜钱,说: “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做惯了,手熟练些罢了。” 陈尧咨在卖油老汉绝技面前,不得不承认他所说的话有道理,只得笑了笑,把他打发走了。 E. 扩写《鲁迅与人力车夫》 原作: 一个寒冷的冬天,鲁迅先生从教育部回绍兴会馆,不慎把钱夹丢在车上。人力车夫发现后,急忙跑进会馆把钱夹送给鲁迅先生。皮夹里除钱外,还有一些重要文稿,鲁迅先生十分感激,拿出一元钱酬谢他,经鲁迅先生再三劝说,人力车夫才收下称谢而去。 要求: 扩写以 “鲁迅先生与人力车夫” 为题的材料,不少于500字,原文用叙述性的语言记叙了故事梗概,扩写后要有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和环境、气氛等方面的直接描写。 ——1989年山东枣庄市中考作文题。 题目要求已提示: 原文用叙述,扩写应作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什么?一是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二是描写环境、气氛。扩写应把握原作中心: 赞扬人力车夫拾金不昧的精神,同时表现鲁迅先生礼遇劳动者的品质。扩写时可适当借鉴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 优秀答卷示例。 隆冬的北京,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一天下午,身穿灰布长衫的鲁迅先生,夹着黑色皮夹从教育部大楼走出来。 “先生,坐车吧!”一位人力车夫拉着车子站在风雪之间。 鲁迅先生见这位车夫约四十开外,穿一身单薄的破棉衣,戴一顶旧毡帽,被雪花染白了的眉毛底下一双凹陷的眼睛,好像在说: “雇我吧,我在这里候客多时啦……” “拉到绍兴会馆吧!” 心头掠过一层乌云的鲁迅先生和气地对车夫说道。 那人力车夫飞也似地在雪地上跑,风雪迎面扑来。鲁迅先生这才看清: 车夫后背棉衣上开了一个口子,露出又黑又旧的棉团;一双又黑又瘦像干柴似的手,紧握着一颠一颠的车把……心里不觉又沉重起来。 绍兴会馆到了,鲁迅先生给足了车费,辞别了车夫,便进了屋。他抖抖身上的雪,坐到桌前,不时在稿纸上写着什么。忽然,门外一个声音喊他: “先生……” 鲁迅抬头见是刚才那位车夫,便微笑着站起身说: “坐!坐!你找我有事么?” 车夫从怀里取出黑皮夹说:“这皮夹我想是先生失落在车上的,我给送来了。” 便把皮夹递过来,“请先生当面点一点吧!” 鲁迅先生接过皮夹,打开一看,确是自己的,非常感激地说:“谢谢!钱不少,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稿也在,真要谢谢你啦!” 说完鲁迅先生便倒了一杯热茶,递给那车夫喝,和他亲热地攀谈起来。车夫见这位先生一点也不像平日见到的阔人,便毫无拘束地诉说起自家生活的艰难…… 鲁迅十分同情地倾听着,心里更加感动: 他一家子生活是那么困苦不堪,可他拾到了钱夹却原封不动地送还失主,这是多么诚实正直的人啊!于是鲁迅从皮夹里取出一元钱酬谢车夫。没想到,车夫先是愕然,接着就连连摆手,说: “先生,老话说‘人穷志不穷’,拾到东西理当送还原主,怎敢要报酬呢!” 鲁迅先生恳切地说: “你这就把我当外人看了!再说你跑我这里一趟,也耽搁了拉车的时间,你拿这点钱去买点米回家吧!” 最后鲁迅先生好不容易说服了他,那车夫郑重地把这一元钱收下,放进贴胸的破棉衣里,走到门口,还回头看了看慈祥的鲁迅先生,好像在说: “他真是天下少见的好人呀!” 鲁迅先生深情地望着车夫渐渐走远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又坐在桌前的椅子上,展开那一束没有写完的文稿,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这篇扩写有三个特点。一是紧扣题目要求作了合理的想象描写: 开头的环境描写,“站在风雪中”拉生意的人力车夫的外貌,鲁迅先生坐车时的心理活动,车夫送还皮夹、鲁迅与他交谈的场面,车夫不肯接受酬金的神态和语言,等等。二是描写能为突出中心服务。自然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辛,生活的困苦,车夫却仍交还皮夹而不图酬谢,更突出了车夫的优秀品格;鲁迅先生与车夫的交谈的具体描述,也突出了先生接近、同情、关心劳动者的品质。三是详略得当。车夫诉说生活的艰难,点到为止,而扩写重点始终把握在“鲁迅先生与人力车夫” 的直接关系上。可见作者审题的谨严。 F. 扩写 《肖邦与李斯特》 仔细阅读下面以 “肖邦与李斯特” 为题的文字,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况,自拟题目,扩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原作: 肖邦到巴黎时还是个没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十分困难,而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誉满全城。一天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按照当时的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熄,让听众在黑暗中全神贯注欣赏音乐家的演奏。这天的钢琴演奏深沉淳郁,听众如醉如痴,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演奏结束,灯火重明,在听众狂热的喝采声中立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来在灯火熄灭之际,李斯特悄悄地让肖邦代替他,肖邦被李斯特用这种方式介绍给巴黎听众,从而一鸣惊人,被誉为 “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1992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 这是根据材料进行扩写。先理清记叙要素作为扩写的基干:人物是肖邦和李斯特,一是没有名气的青年,一是誉满全城的钢琴家; 中心事件是,在巴黎的一天晚上,肖邦被李斯以特殊的方式介绍给巴黎听众,一鸣惊人。然后确立扩写的重点,比如肖邦被用“这种方式”介绍给巴黎听众的演出场面; “演奏深沉淳郁,听众如醉如痴” 等。自拟的文题应切合原作。 宜重点表现李斯特识才荐才的宽广胸怀,而肖邦的才华,既可表现李斯特的识才,又显出李斯特巧妙地介绍肖邦的可贵。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侧重点可在肖邦而顾及李斯特,也可在李斯特而顾及肖邦;原作先隐去“偷梁换柱”的介绍方法,最后用 “原来” 补叙交代,扩写时也可以用倒叙。 下面是孙立洁据此题而写的习作《音乐天才的琴声》。 热切盼望的演奏终于开始了。虽然舞台上下黑成一片,朦朦胧胧的像置身于迷雾之中,但是人们却仿佛看到身穿黑色燕尾服的李斯特缓缓地走上台来,坐在了那架豪华的钢琴旁。 剧场上空飞旋起连串动人的旋律,那委婉的琴声把人们带到一个阳光充沛,生机勃勃的草地上,浓绿中点缀着红色的小花,湛蓝的天空中飞来几朵洁白的薄云,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黑暗中,虽然见不到那台上的李斯特,但是仿佛却看到了他正在用那双灵巧的双手去弹奏人们心中的钢琴,十指娴熟地在那黑白相间的键盘上跳动,那一起一落多像海浪的起伏,阵阵清风吹拂着大海的脸庞,波浪爱抚地亲吻着洁净的岩石,朦胧而平静……一切都好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这深沉淳郁的琴声使台下的听众如醉如痴,他们好像置身在那幽静的草地,又仿佛漫步在神秘的海边。啊,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境地,多美妙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简直充满了诗意。在人们近似狂热的忘我的喝采声中,场内的灯亮了。 此时,“迷雾” 并未散去,好像又增添了无尽的神秘,啊!惊叹,疑惑,不解与赞颂的目光一起投向了舞台,人们惊呆了,台上那位陌生的青年正沉醉在激动中,从人们的掌声中,他知道他成功了! 原来,李斯特在巴黎公演前夕偶识了身处窘境的肖邦,他十分赏识这个青年的才华,于是在今天灯火熄灭之际,悄悄换上了肖邦。由此肖邦被这独特的方式介绍给了巴黎听众。台下沸腾了,人们以更热烈的掌声祝贺肖邦的成功,那掌声里也满含着对李斯特的深深敬意。两位音乐天才在掌声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很久没有分开。 肖邦一鸣惊人,被人们盛情地誉为 “钢琴家中的第一人”。他永远也忘不了李斯特对自己无私的帮助,正是他的发现和鼓励才使这颗耀眼的新星在艺术的天宇中大放光芒。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