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托古改制 力追晋唐
释义

托古改制 力追晋唐

鲜于枢(1256—1301),字伯机,自书一作伯几,号困学民,亦号直案老人、直寄老人、虎林隐吏。因其为箕子之后裔,故亦自号箕子之裔。河北渔阳(今天津蓟县一带)人,居杭州。至元间,任江浙行省都事,后官至太常寺典簿。晚年于西湖虎林营一室,并曰困学斋,闭门谢客。著有《困学斋诗集》二卷、《困学斋杂钞》一卷、《困学斋杂录》一卷。
鲜于枢出生于一个兵家,其父鲜于光祖兼资文武,好打抱不平,一派“侠士”之气。鲜于枢亦秉其父的性格,有 “风沙剑裘之豪”。柳贯述他“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其挚友赵孟頫也有一诗形容他的性格,“气豪声若钟,意愤髯屡戟,谈笑杂叫啸,议论造精窍。”戴表元也说他“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庭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绶去”。鲜于枢性情耿直、尚信义,宛若北方骑士的憨厚性格。这种性格与气质对他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可能是因为性情耿直,不肯同流合污的缘故,他在仕途上屡屡失意。赵孟頫《寄鲜于伯机》诗写道: “廊庙不乏才,江湖多隐沦。之子称吏隐,才高非众邻。脱身轩冕场,筑屋西湖滨。开轩弄玉琴,临池书练裙。”( 《松雪斋文集》) 鲜于枢他自己在 《题董北苑山水诗》 中也写道:“官闲禄饱日无事,吮墨含毫时自娱;谁怜龌龊百僚底,双面尘埃对此图。”(《御选元诗》卷二十五)看来他非常不满意自己的境遇,以其出众的才华,不甘于“官闲禄饱日无事”的 “闲荡”生涯。所以他常常 “脱身轩冕场”,“渔猎山泽间”,以寄其因抱负无以施展的失意情怀。
鲜于枢知识渊博,艺术素养非常高,不仅通六义、工书画,对文学音乐亦是高手。多方面的艺术素质构成是鲜于枢书法风格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更何况“书外功夫”历来是书家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每当他在官场上遇到不快的事,就 “飘飘然”置身 “山泽间”,“焚香弄翰,取数十百年古鼎彝器陈诸阶除,搜抉断文废款,若时日急有所须而为之者。门无亵宾,至则相对吟讽松竹间,或觞径醉,醉极作放歌怪字亦足悦” (戴表元 《剡源先生文集》卷之二)。戴表元在 《困学斋记》中所述之状,生动地再现了鲜于枢的喜怒哀乐之神情,似有“竹林七贤”和“放逸”风度。晚年,他在杭州西湖虎林闭门谢客,潜心研究诗书画曲,陶情于其中,其学问功底在元代书家中是较为突出的。秋桂在跋鲜于枢 《海棠诗》中说: “鲜于翁草书修六义,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劲,而不知其备六义于中也。”元代柳贯还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予虽然不及接廉访公,而闻其鼓琴,自度曲时时变声,作古调能使诸君满引径醉,亦燕蓟间一奇哉!”柳贯是赵孟頫的学生,此述较为可信。并据柳贯载述,鲜于枢曾斲琴送给赵孟頫,由此可以看出鲜于枢在音乐(琴曲)方面的造诣是相当高的。同时鲜于枢还是一位收藏家,他曾收藏被誉为 “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 《祭侄文稿》,此帖后面有鲜于枢的精心题跋,传为书坛佳话。这些片段性资料为我们论证鲜于枢的书法风格时找出“字如其人”的论据,足为珍贵。
当人们一提起元代书坛的代表人物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赵孟頫。其实在这一托古改制的复古大潮中,鲜于伯机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当时与赵吴兴、邓巴西(指邓文原)各雄长一方”(明吴宽《匏翁家传集》)。正是因为有像鲜于枢、邓文原等大家的努力,才使得赵孟頫的努力在书坛上获得响应,形成被后人评之为“复古主义”潮流。但鲜于枢与赵孟頫在复古的行动有着程度上的差异,赵孟頫为了改变元代初期萧条的书风,强调师法魏晋,复入唐室,并以自己的地位、成就来影响和带动元代的书法风气。而鲜于枢则在确立复古的立场后,并未有明确的口号要师法魏晋。他不像赵孟頫那样以领袖的身份来号召,而是通过身体力行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