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我学习语文(或数学、外语……)的经验 |
释义 | 我学习语文(或数学、外语……)的经验我学习语文(或数学、外语……)的经验 ——1992年南京市高三现场作文邀请赛试题。 【例文】
英语单词要不要背? 要背。语法规则要不要记? 要记。但是,只有先靠听、说、读、写建立起良好的语感之后,才能和语法学习融汇贯通,做到举一反三。我自己就从未感到过学英语枯燥乏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语感。 要想建立良好的语感,首先得多听。听是第一步,正像一个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一样,他学会说话先得靠听人说。一个天生的聋子多半也是哑巴。而听和说又是结合在一起的。刚进外语学校,我们就开始听英语对话。磁带上放出的异国语言对我们这些连ABC都不懂的人来说,真是对牛弹琴。别以为老师会给你解释——他的工作只是揿一下按钮,让你一遍又一遍地听。更不可想像的是,他让你模仿——模仿磁带里的英文发音。那时,就连最简单的Hello、Good Morning也使人“听而生畏”,更别说模仿了,我们是谈“英”色变。 然而,奇迹终于出现了。 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听、模仿,短短的两个月后,我们居然能借助老师的手势、眼神和图画的帮助听懂几句外国话了。像Open the window(开窗),close the door(关门)等等。并且,在老师的“强制”下,我们尽一切所能地使用英语来交谈。我们只知道Good morning可以表示“早上好”,只知道它怎么发音,却根本不知道它是两个词,是11个字母的组合,至于认识、写它们,那是更无从谈起了。 一年听、说训练下来,我们就和一、两岁的婴儿一样,能够吱唔着说些英文了,之后便是“写”。老师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Hello,我们也就认认真真地依葫芦画瓢,原来这就是Hello,这就是“你好”,我们依旧不知道单个的字母怎么发音。而只知道如何拼写单词。并且能读懂课文了,因为没有“字母”概念的影响。我们从整个单词的构型去拼单词,而不是强记字母。 能读懂课文之后,便开始背课文了。我们学的是《Look Lis-ten and Learn》《看、听、学》,课文内容较多的是日常生活的对话,也有几句简短的叙述性文字。我们背起来头头是道,丝毫没有嚼蜡之感。 又过了一年,我们知道了字母,知道了音标,能把Hello中各字母的读音对号入座了,能够读懂二、三百字的文章了。这些都显得那么简单——原来读音就是这么回事。到了初三了,老师把普通中学的初中六册课本发给我们。不吹牛,我们觉得它实在是很简单。 到初中毕业,我参加中考,外语得了97分。这时的我,恰似一个会说话的“文盲”。 经过初中三年的锻炼。高中,除了继续培养语感外,穿插、零散地介绍了一点语法知识,这些语法知识和平常听、说、读、写的字词句一挂上钩,便显得那么清晰、了然。举个例子吧,我们知道rate中的a发[ei]的音,而bat中的a发[æ]的音,语法书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则:一般的,a在开音节中发[ei],在闭音节中发[æ],噢,原来如此! 再有,我们知道修饰物的定语从句,一旦和先行词(所修饰的东西)间有个逗号,便应用which引导,而不用that引导,语法书再一提炼,便有如下规则: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饰物时用which而不用that引导。正是“非限制定语从句”这七个字把我们的感性知识——用逗号隔开的定语从句,理性化了。理性知识又在以后的学习中指导我们的学习:删除后,不影响句义表达的定语从句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形式上用which引导。我的英语学习成绩,也就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 以上只是我不合“常理”的英语学习经验:建立语感,融汇贯通。但我认为这恰恰合乎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学习实践的规律。愿学习英语的“同学”们不再受死记硬背的折磨,努力听、说,建立良好、强烈的语感——培养判断语言是非的能力,再和英语语法学习融汇贯通,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南京外语学校高三一学生) 【评点】 “经验”,贵在有亲身体验。作者把经验提炼成八个字,可见体验之余,深思熟虑。从写法上看,采用漫谈式,总分总结构。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