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疠。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

【注释】:

愿:

老实;谨慎。《尚书·皋陶谟》:“愿而恭。”《晋书·汝阴哀王谟传》:“为人恭愿,才不及中人。”

以:

①任用;使用。《楚辞·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缘故;原因。《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③认为。《战国策·齐策一》:“皆以美于徐公。”④介词。1. 表示使用的对象。用;拿。《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陷:戳穿。)2.表示动作的涉及对象。与;同。《仪礼·乡射礼》:“主人以宾三揖。”3. 表示动作的原因。因;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4.表示动作的方式和依凭。凭借……身份;按照。《论语·学而》:“使民以时。”(使:役使。)5.表示动作的时间。在;于。《吕氏春秋·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元日:吉日。)6. 表示动作的目的。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⑤连词。1.表示并列、相承等关系。相当于“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城高以厚,地广以深。”《国语·晋语四》:“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惠:通“慧”。聪明。)2. 表示目的。为了;以便。《战国策·东周策》:“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假道:借路。)⑥助词。用在往、来、上、下、内、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前,表示对方位、时间、数量的限制。《吕氏春秋 · 上农》:“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三官:指农工商三种职业。)⑦通“已”。1.已经。《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吾计以定。”2.停止。《孟子·梁惠王上》:“无以,则王乎?”

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

漏:

①漏壶。古代计时器,《汉书·东方朔传》:“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也用以指更次,时间。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漏断人初静。”②水从缝隙中滴下或透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③孔窍或缝隙。杜甫《九日寄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云师:传说掌管行云作雨的神。畴:谁。)④泄漏。《公羊传·文公六年》:“君漏言也。”⑤遗漏;疏漏。诸葛亮《前出师表》:“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裨:补。阙:缺失。)⑥流失;排出。《淮南子·本经》:“鸿水漏,九州干。”

躯:

①身体。《荀子·劝学》:“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②自身;自己。《庄子·庚桑楚》:“不知乎? 人谓我朱愚;知乎? 反愁我躯。”③量词。用于塑像或尸体。《南史·海南诸国传·师子国》:“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五躯。”(征士:不接朝廷征聘之士。)

聿:

①笔。《太玄·餙》:“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发言著书,其益处只有智者知道。)扬雄《太玄·饰》:“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②语气词。《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其德。”《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薰:

①一种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②花草香。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陌:路。)③和煦;和暖。辛弃疾《小重山·茉莉》:“倩(qìng)得薰风染绿衣。”(倩:请人代做。)④烟气;火烟。鲍照《芜城赋》:“薰歇烬灭。”⑤熏染;熏灼。潘岳《马汧督诔》:“内焚穬火薰之。”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生:

①生长;长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着;生存。《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韩非子·解老》:“禄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禄:俸禄。持:维持。)④产生;发生。《韩诗外传》卷五:“水渊深广,则龙鱼生之。”⑤生育;诞生。《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间,指人的一生;一辈子。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⑦生活;生计。柳宗元《捕蛇者说》:“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吕氏春秋·适音》:“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2.未加工炼制的。《洛阳伽蓝记·城北》:“头后垂二尺生绢。”⑨读书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慧:

①聪明;有才智。《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乘势:利用形势。)《聊斋志异·青凤》:“颇慧,所闻见辄记不忘。”②狡黠。《三国志·蜀书·董允传》:“皓便僻佞慧。”


诗文 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释义

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诗句出处:《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是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