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11月6日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举行淮海战役
释义

11月6日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举行淮海战役

  11月6日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举行淮海战役 : 10月底,辽沈战役临近结束时,国民党军统帅部为避免徐州“剿总”刘峙集团重蹈东北卫立煌集团的覆辙,遂进行部署调整。以华中“剿总”白崇禧2个兵团及4个“绥靖”区的部队,共约23万人防御平汉路南段及长江中游地区,钳制中原野战军主力;白崇禧所属的第12兵团加入徐州方向作战,改归国防部直接指挥,连同刘峙所属部队共5个兵团,4个“绥靖”区部队共约70万人,分别置于津浦铁路徐州至蚌埠及其两侧地区,采取攻势防御,以确保该段交通,拱卫南京、上海,并准备必要时放弃徐州,依托淮河抗击我华东野战军的进攻。此时,我华东野战军所属16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约38万人,主力在徐州、济南间休整,一部位于苏北地区。由于济南战役的胜利,全军可以集中作战,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中原野战军所属6个纵队约13万人,除以一部在豫南、鄂北地区担任钳制白崇禧部外,大部集结在平汉路以西地区休整。此外,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21万人可就近参加作战。总兵力达60余万人。
人民解放军的战役决心和兵力部署: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即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9月25日中央军委致电饶漱石、粟裕、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刘伯承、陈毅、李达等人,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10月10日左右行动。战役第一战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线为目标;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进行这三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应在10月10号以前做好有关这一战役的充分准备工作,召开干部会议,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
10月7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根据辽沈战役胜利后,全国军事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及淮海战场战争形势的演变进展,当机立断,决定扩大原定的战役规模,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求歼国民党军主力于淮河以北,或长江以北地区。第一仗应力争歼灭黄百韬第7兵团全部、第13兵团一部及第3、第4“绥靖”区的部队等共21个至22个师,尔后即可向徐蚌线迫进,如那时徐州守军不撤,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第12兵团和孙元良第16兵团,使徐州敌人完全孤立起来。1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华东野战军首长建议,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应极力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愈坚决愈能胜利。”同时责成华东、华北、中原三大区以全力支援淮海前线,保证作战物资的需要。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场,位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交界地区,属黄淮平原,地形开阔,村落稠密,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大动脉纵横贯穿。公路四通八达,有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只有沿韩庄、台儿庄、运河车站、宿迁、淮阴一线有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运河,不能徒涉;泗县以东、淮阴以西为洪泽湖等湖泊、沼泽;固镇、蚌埠间有数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影响部队机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战区的地理特点,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确定的部署如下:华东野战军以4个纵队及归苏北兵团指挥的3纵队(含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共7个纵队附特种兵纵队主力,围歼新安镇地区之第7兵团;以3个纵队及江淮军区2个旅,围歼邳县、官湖、炮车、运河车站之第13兵团一部,割裂第7、第13兵团之联系,阻击第13兵团东援;以山东兵团指挥的3个纵队直出台儿庄、贾汪,促使第3“绥靖”区部队起义,尔后自徐州以北、以东进逼徐州,切断陇海路,阻击徐州之敌东援。中原野战军以4个纵队,并指挥华东野战军2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2个旅,寻歼位于商丘地区之第4“绥靖”区部队,钳制第2兵团,尔后以主力直出徐蚌线,攻占宿县,切断徐州与蚌埠的联系,从西、南面威胁徐州,并阻击可能由蚌埠北援之敌;以2个纵队及陕南军区1个旅担任对第12兵团的阻击、侧击和尾击,迟滞其前进。另以冀鲁豫、江淮、豫皖苏等军区的其余部队,积极破击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以及信阳以南的平汉铁路,并以积极行动向当面的国民党军展开攻势,配合野战军作战。为统筹淮海前线的一切事宜,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由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组成党的总前委,以邓小平为书记。
11月6日到22日,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人民解放军歼灭了国民党军第7兵团,并攻占宿县,孤立了徐州的国民党军。
11月6日,敌军开始向徐州、蚌埠间津浦路两侧收缩兵力。当夜,华东、中原野战军即按计划对敌展开强大攻势。7日,国民党军第7兵团在完成接应第44军任务后共同西撤,向徐州靠拢。华东野战军主力除山东兵团迅速抢渡运河南进外,立即对第7兵团展开猛烈追击。8日,第3“绥靖”区在我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之下,由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率所部3个半师起义。第3“绥靖”区起义和我军多路进逼徐州,令敌极为震动。刘峙判断我军将东西夹攻徐州,十分恐慌,急令正向徐蚌线两侧转移的第2、第13、第7兵团改变原定计划,加速向徐州收缩,并令第16兵团自涡阳、蒙城地区也北返徐州。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则于同日趁势由韩庄,台儿庄一线直插陇海铁路两侧地区。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于9日指示中原野战军主力“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要求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这一指示是对原战役方针的重大发展,对就地歼灭刘峙集团具有决定意义。第7兵团在我猛追之下,9日才仓皇退到运河西岸,此时第13兵团已西撤,敌两兵团之间遂形成一个间隙。但黄百韬因其部队建制混乱,又已靠近徐州,认为暂无被包围的危险,且有原第13兵团遗留的工事可利用,即于10日在碾庄圩附近整顿。而此时我各路追堵大军已神速赶到。山东兵团10日在曹八集歼第7兵团先头1个师,并于11日会同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在徐州以东地区切断了第7兵团的退路。担任追击任务的各纵队,在歼灭第7兵团后尾一部后,于11日将黄百韬兵团主力4个军共7个师合围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10多个村落内,并在窑湾歼灭了担任翼侧掩护任务的第63军。
11月12日,华东野战军向第7兵团发起攻击,担任围歼任务的5个纵队,虽经激战,但进展甚小。15日改变战法,调整部署,采取“先打弱敌,后打顽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集中兵力,逐点攻歼。至22日黄昏,全歼第7兵团,击毙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第7兵团被围后,杜聿明在蒋介石的督责下,率第2、第13兵团各一部5个军共12个师,于13日开始,在飞机坦克支援下,沿陇海路东援。敌人凭借优势火力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但遭到我阻援各纵队的顽强抗击,同时还不断受到苏北兵团对其侧翼的攻击。直至第7兵团被歼,援敌仍被阻于碾庄圩以西25公里的大许家、韩庄一线。徐东阻击战的胜利,有力地保障了围歼第7兵团的作战。
中原野战军在战役发起后首先于11月7日歼敌第4“绥靖”区1个师。至12日开始在徐蚌线作战,15日攻占战略要点宿县城,切断了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随后,以3个纵队在宿县西南待机;一部进至固镇地区,会同豫皖苏军区武装阻击由蚌埠北援的国民党军。以一部将国民党军第12兵团阻滞于漯河以南地区。战役第一阶段,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8个师(3、5个师起义),切断了徐蚌线,孤立了徐州,并使孤军冒进的第12兵团陷入困境。
从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歼灭黄维第12兵团,包围杜聿明集团。
第7兵团被歼后,蒋介石于11月24日召刘峙,杜聿明到南京研讨对策,决定三路会攻宿县,打通徐蚌联系,企图将猥集徐州的三个兵团撤出来,退守淮南。中央军委23日指示,要力争各个歼灭当面之敌。依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战场形势,总前委决定,战役第二阶段以中原野战军全部,并指挥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共9个纵队及地方武装,首先围歼孤军冒进,疲惫困乏的第12兵团于浍河南北地区;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及地方武装,位于徐州以南地区坚决阻击由徐州南援之国民党军,并威胁徐州;另以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南下固镇地区迎歼第6、第8兵团各一部。
11月23日,国民党军第12兵团,按三路会攻计划,向宿县进攻,前进至浍河南岸南坪集。24日上午敌先头第18军渡过 河,发觉处境不利,急忙退缩。当日黄昏,中原野战军主力全线出击,翌日,将第12兵团合围、压缩于双堆集地区。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该兵团组织了数次突围,均被击退。其第110师师长廖运周在突围中率部起义。见突围不成,蒋介石又令该部队转入防御,固守待援。中原野战军随即对敌展开逐点攻击,逐步紧宿包围圈。11月24日由徐州南下进攻宿县的第2、第16兵团主力至28日仍被阻华东野战军阻于徐州附近。而由固镇北上进攻宿县的第6、第8兵团,发现华东野战军一部南下后,于26日星夜南撤,蒋介石三路会攻宿县计划遂告破产,乃于28日下午放弃徐州。
11月29日,杜聿明先以第16兵团一部在徐州以南实行佯攻,30日,率第2、第13、第16兵团等30万人放弃徐州,向西逃跑。中央军委早已预见到敌有逃跑的可能,并指示华东野战军准备围堵。杜聿明弃城西逃之后,华东野战军即以11个纵队采取平行追击、迂回拦截和尾追,对敌展开猛烈追击,并于12月4日将杜聿明集团全部包围在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并于6日歼灭了单独突围的第16兵团。此后杜聿明也组织了数次突围,均未得逞。至10日,杜聿明集团两个兵团部。8个军共20余万人被压缩在以陈官庄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分别包围了第12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后,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总前委决定首先歼灭第12兵团。为此华东野战写除以9个纵队继续围困杜聿明集团外,抽调2个纵队南下,协同中原野战军迅速歼灭第12兵团;华东、中原野战军各1个纵队及地方武装一部,继续阻击北援的第6、第8兵团。
13日,第12兵团被压缩于双堆集附近不足1.5公里的狭长地区内。14日晚,各攻击纵队发起突击,15日24时,全歼第12兵团,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黄维兵团被包围后,为加强政治攻势,陕北新华广播台于11月27日播出毛泽东写的劝降广播讲话。毛泽东宣布了我军所实行的宽大政策,劝告面临灭亡绝境的黄维兵团,认清形势,不要再作无谓的挣扎,与人民解放军顽抗到底,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16日,由蚌埠北援的第6、第8兵团,畏惧被歼,星夜撤至淮河以南。
从12月16日战役进入第三阶段直至1949年1月10日战役结束。
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为了不让平津地区国民党军迅速决策南逃,中央军委指示对杜聿明集团在2周内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为此,华东野战军从12月6日起,以8个纵队一面围困已陷入绝境的杜聿明集团,一面进行休整,以7个纵队在外围待机。中原野战军主力位于宿县、蒙城、涡阳地区,作为总预备队。1949年初,在平津国民军傅作义的南撤、西退道路全部被切断,并已经被东北、华北野战军严密包围之后,总前委决定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最后总攻。以10个纵队和地方武装一部,组成了3个突击集团,担任主攻任务。另以5个纵队担任外围拦截任务。
1月6日16时,总攻杜聿明集团的战斗开始。先打东面较弱的第13兵团,后歼第2兵团。敌在我猛烈进攻下,步步退缩,至10日下4午时,全歼杜聿明集团,俘杜聿明,击毙了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在杜聿明被包围后,毛泽东于12月17日,发表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毛泽东正告杜聿明要认请形势,放下武器,你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等待援军没有指望,想要突围也是不可能的。
淮海战役历时66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13万余人为代价,全歼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内起义2.8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至此,蒋介石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要力量和精锐部队全部丧失,国民党的反动老巢和根基宁、沪、杭地区及武汉等重镇,已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淮海战役的胜利,与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是分不开的。战役期间,出动民工500余万人,人力车41万辆,畜力车3000余辆,汽车250辆,运送粮食5.7亿余斤,保障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物资需要,对战役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19 9: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