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张祜《题金陵渡》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释义 | 张祜《题金陵渡》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漫游江南时所作。金陵渡,在今江苏镇江附近。诗的前两句写夜宿金陵渡。首句点题,并交待了住宿的地点小山楼;次句写留宿金陵渡引发的乡愁。后二句写诗人在小山楼上眺望所见。夜深人静,潮水已落,一弯斜月挂在天边,对岸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闪烁,诗人猜想那大概就是瓜洲吧!这二句纯是写景,而诗人夜不能寐、观望江景的情态如在眼前,羁旅的愁思隐含于字里行间。 这首诗运笔轻灵,语言精工,情调清丽恬美,广为后世传诵。 【全诗】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释】 ①金陵津渡:指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一说指南京附近的渡口。行人:作者自谓。可:当。②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为长江渡口。 【译文】 我伫立在金陵渡口,一座依着青山的小楼头。这一夜啊,心里涨满了客旅的忧愁。潮水退落了,斜月在夜江里飘浮。遥望隔岸,两三点灯火忽明忽灭,象天上的星星闪烁不休。呵,那里可是惹人遐思的——古渡瓜洲! 【鉴赏】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 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轻灵妥帖。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 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 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 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 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 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不清楚地告诉 我们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吗?所以,此句与第二句 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 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 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 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 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 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 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 “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 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 的神情。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 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情景如在目前。 若把“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不好。因 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 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唯其如此,却更惹人想像。《枫 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首纯用轻笔,两者也有不同。 【评】 唐诗篇名。七绝。张祜作。见《全唐诗》卷五一一。题一作《金陵渡》。金陵,此处指今江苏镇江,非南京。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北固甘罗》:“又如张氏《行役记》,言甘露寺在金陵山上。赵璘《因话录》,言李勉至金陵,屡赞招隐寺标致。盖时称京口(今镇江市)亦曰金陵。”清冯集梧注杜牧《杜秋娘诗序》引《至大金陵志》:“唐润州(今镇江市)亦曰金陵。”(《樊川诗注》卷一)金陵渡,指今镇江附近过长江的渡口。此诗写夜宿金陵的所见所感:“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诗中以萧散轻灵之笔墨,抒写羁旅之愁和江中夜景,情景交融,诗意盎然。后两句绘景如画,极富神韵,颇为后人所赞赏。 诗写羁旅乡愁,却在“一宿行人自可愁”之后,顿挫宕开,转入夜景的描绘,以潮落、夜江、斜月、星火的意象组合,构成诗人心态的外物对应。其中尤以“两三星火是瓜州”句醒目,令人在星火的稀疏映波里,朦胧感受着异乡的滋味。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