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诗句出处:《西戎即叙》;是唐朝诗人李子昂的作品。
悬首藁街中,天兵破犬戎。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
肃杀三边劲,萧条万里空。元戎咸服罪,余孽尽输忠。
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降逾洞庭险,枭拟郅支穷。
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
《西戎即叙》唐朝诗人李子昂的作品。【注释】:
已:
①停止。《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②完毕。《战国策·齐策二》:“言未已,齐让又至。”(让:责备。)③罢免。《论语·公冶长》:“(子文)三已之,无愠(yùn)色。”(愠:怨恨。)④疾止;病除。柳宗元《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大风:麻风病。)⑤副词。1. 已经。《史记·蒙恬列传》:“扶苏已死。”2.随后;旋即。《史记·项羽本纪》:“废以为侯,已又杀之。”3. 太;过分。《诗经·小雅·巧言》:“昊(hào)天已威。”(昊天:天。)⑥通“以”。介词。和方位词“来”、“上”、“下”、“东”、“西”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的限制。《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自丞相雍已下皆谏。”⑦语气词。用法同“矣”。用于句末,表示确定语气。《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斯恶已:就显出丑恶了。)散:
(一)①离散;分散。《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野荒民散则削之。”(削:削减其土地。)②分发;散发。《尚书·武成》:“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王守仁《登泰山》:“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③排遣;抒发。《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④纷乱。《淮南子·原道》:“不与物散,粹之至也。” (二)sǎn ①没有约束;松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庸:平庸。劫:劫夺,引申为强制其除去。)《北史·序传》:“子孙散居诸国,或在赵,或在秦。”②闲散。《梁书·忠壮世子方传》:“性爱林泉,特好散逸。”③粉末状药物。《后汉书·方术传下 ·华佗》:“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军:
①包围。《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疏而不可蹙,数(shuò)而不可军者,在于慎。”(疏:撤退。蹙:逼迫。数:屡次。)②驻扎军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伐韩,军于阏(yù)与。”(阏与:战国时赵地。)《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③军队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军队最大编制单位,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周礼·夏官·司马》:“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引申为军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隋书·五行志》:“时帝任用小人,竞为贪暴……寻为周军所灭。”(寻:不久。)④军士;士兵。《史记·淮阴侯列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充军]古代一种刑罚。《宋史·刑法志》:“刺配之法二百余条……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刺:面部刺字涂上墨的刑罚。)军容:
①军队的仪容,包括礼仪、风纪和仪表等。《司马法·天子之义》:“古者国容不入军,~~不入国。”②军队的装备。左思《吴都赋》:“~~蓄用,器械兼储。”容:
①包含;容纳。《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②容忍;宽容。《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不能容人之过。”③允许;许可。《左传·昭公元年》:“五降之后,不容弹矣。”④容颜;仪表。《宋史·田锡传》:“居公庭,危坐终日,无懈容。”⑤样子;状态。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一百四十年:指唐朝建国至天宝十四年共有一百四十年。)⑥修饰;打扮。《诗经·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⑦副词。或许;可能。《后汉书·李固传》:“宫省之内,容有阴谋。”[容与]1.自由自在、逍遥从容的样子。屈原《九歌·湘夫人》:“聊逍遥兮容与。”2. 徘徊不前的样子。《楚辞· 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捷:
①猎物,引申为战利品。《国语·周语上》:“(晋文公)以诸侯朝王于衡雍,且献楚捷。”(王:指周天子。衡雍:郑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②战胜;成功。《左传·宣公十二年》:“事之不捷,恶有所分。”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③迅速;敏捷。《淮南子·主术》:“猿得木而捷。”《吕氏春秋·贵卒》:“吴起之智可谓捷矣。”④抄行近路。《左传·成公五年》:“待我,不如捷之速也。”还:
(一)①返回;回到原地或恢复原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成公如楚,还,入于郑,郑伯将享之。”(郑伯:指郑文公。享:设宴招待。)《史记·项羽本纪》:“还军霸上。”②恢复。《魏书·显祖纪》:“诸非劳超迁者,亦各还初。”(劳:功劳。迁:晋升。)③交还;归还。《荀子·尧问》:“然而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贽而见者三十人。”也指交纳。杜甫《岁晏行》:“割慈忍爱还租庸。”(庸:抵偿劳役的布帛。)④顾;回头。潘岳《伤弱子辞》:“还眺兮坟瘗(yì),草莽莽兮木森森。”(瘗:埋葬物。)《史记·滑稽列传》:“疾步数还顾。”⑤偿还。江淹《恨赋》:“裂帛系书,誓还汉恩。”(系:绑。书:信。)⑥通“环”。环绕。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⑦《汉书·食货志上》:“还庐树桑。”(庐:房舍。) (二)xuán ①旋转。《国语·吴语》:“大夫种(zhǒng)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种:指越大夫文种。玩:玩弄。)②立即;迅速。《荀子·王霸》:“如是则舜禹还至,王业还起。”③轻盈快捷的样子。《诗经·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náo)之间兮。”(峱:古山名。) (三)hái 副词。①仍;尚。杜甫《泛江》诗:“乱离还奏乐,漂泊且听歌。”②再;又。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③更。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资:
①财物。《国语 · 齐语》:“无受其资。”②费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军资所出。”③积蓄。《国语·越语上》:“夏则资皮,冬则资妳,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妳:丝织品。)④资助;供给。《韩非子·说疑》:“资之以币帛。”⑤凭借。《淮南子·主术》:“夫七尺之桡(ráo)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为资。”(桡:船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⑥资望;资历。干宝《晋纪总论》:“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三国志 ·魏书·荀彧传》:“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⑦资料;材料。元好问《学东坡移居》:“田横巨擘耳,犹为谈者资。”(巨擘:居首位的人。)⑧资质。《荀子·性恶》:“今人言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⑨出售;贩卖。《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帽子。诸:之于。)庙:
①供奉祖先牌位及祭祀祖先的地方。《诗经·鲁颂·閟宫》:“新庙奕(yì)奕。”(奕奕:高大。)②指供奉神灵或先贤的地方。《史记·封禅书》:“于是作渭阳五帝庙。”许浑《泛五云溪》:“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③借指朝廷。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号]古代帝王死后附祭于太庙所起的名号。《新唐书·高帝纪》:“谥曰太武,庙号高祖。”(谥:死者的称号。)算:
①计算;数。《汉书·律历志》:“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②数目。《聊斋志异·八大王》:“生视其中有藏镪(qiǎng)无算,遂以重金购居之。”(镪:银子。)③谋划;计划。《孙子 ·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④寿命。《晋书·王徽之传》:“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代:顶替。)⑤汉代赋税名。《汉书·贡禹传》:“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⑥通“筭”。古代计数用的筹码。《仪礼·乡射礼》:“一人执算以从之。”通:
①通向;通到。陈寿《隆中对》:“西通巴蜀。”《列子·汤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通行;通过。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③贯通;没有阻碍的。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④顺畅;畅通。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⑤疏通。《史记·秦始皇本纪》:“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北史·宇文恺传》:“今录其疑难,为之通释,皆出证据,以相发明。”(发明:阐明。)⑥流通;交换。薛福成《变法》:“环大地九万里之内,罔不通使互市。”(罔:无。)⑦交往;沟通。《左传 · 桓公七年》:“卫孙桓子来盟,始通。”周密《齐东野语》卷十:“既贵,耻其家微,阴有所遗,而绝不与通。”⑧四通八达的。《晋书·列女传》:“恨不得枭(xiāo)汝首于通逵,以塞大耻。”(枭:斩首悬挂。逵:大路。)⑨知晓;通晓。《吕氏春秋·谨听》:“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嵇康《释私论》:“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⑩开通;开明。《汉书·孝成赵皇后传》:“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11)传达;通知。《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12)全部;整个。曹植《与吴质书》:“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瞑:同“眠”。)(13)共同的;通常的。《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义也。”司马光《为庞相公再让宰相表》:“臣闻量能授职者,人主之通术。”(14)(马)粪。《后汉书·戴就传》:“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熏之。”(15)量词。1. 用于文书,表示一份。《世说新语·文学》:“无不传写,各有一通。”2. 用于击鼓。相当于“阵”、“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传吏疑其伪,乃椎鼓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