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诗句出处:《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是唐朝诗人储光羲的作品。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
【注释】:
封:
①加土培育树木以为界。《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宿:人名)②疆界,边境。《荀子·强国》:“土地之大,封内千里,人之众数以亿万。”③积土筑土为坟。《礼记·乐记》:“封比干之墓。”④古代帝王筑坛祭天。《大戴礼记·保傅》:“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甫。”(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⑤封闭;封合。《史记·项羽本纪》:“封府库而待将军。”⑥封合物,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纸袋。司马光《答彭寂朝议书》:“虽市廛畎亩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⑦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或名号授予臣子。柳宗元《封建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宗子:同宗族的子弟。)⑧量词。用于封缄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豕:
猪。《诗经·大雅·公刘》:“执豕于牢。”[豕牢]1. 猪圈。《晋语·愍怀太子传》:“尝从帝观豕牢,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杀以享士。’”2. 古代称厕所为“豕牢”。《国语·晋语四》:“昔者大(tài)妊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大妊:周文王母。娠:怀孕。少溲:小解。)骤:
①马奔驰。《诗经 · 小雅·四牡》:“载骤骎(qīn侵)骎。”(载:动词词头。骎骎:快速的样子。)②快速,急速。《老子》:“骤雨不终日。”成语有“暴风骤雨”。③屡次;多次。《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谏:进谏。)伏:
①趴;俯伏。《礼记· 曲礼上》:“寝毋伏。”又指俯身。《庄子·渔父》:“孔子伏轼而叹曰。”(轼:车前凭靠的横木。)②低;落。韩愈《南海神庙碑》:“伏波不兴。”(兴:起。)③潜伏;隐蔽。《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汉书·艺文志》:“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④屈服;承受。《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既伏其罪矣。”(许:国名。既:已经。)《淮南子·原道》:“海外宾伏。”⑤降伏;服从。皇甫冉《赠普门上人》:“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⑥通“服”。1. 佩服。《晋书·左思传》:“及(左)思赋出,(陆)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绝:非常。加:增添。)2. 适应;习惯。韩愈《黄家贼事宜状》:“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⑦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时间在农历六月前后,是盛夏季节。杨恽《报孙会宗书》:“岁日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⑧敬辞。臣下对君主、下对上的敬辞。《汉书·杨恽传》:“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惟: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⑨古代夏祭称“伏”。《史记·留侯世家》:“每上冢(zhǒng)伏腊,祠黄石。”(冢:坟。腊:冬祭称腊。黄石:石名。)巨:
①大。《孟子·梁惠王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史记·田单列传》:“政无巨细,皆断于相。”《庄子·庚桑楚》:“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②通“讵”。岂;难道。《汉书·高帝纪上》:“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象:
①动物名。《孟子·滕文公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②象牙的省称。归有光《项脊轩志》:“持一象笏至。”③形象;景象。《庄子·达生》:“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④征兆;象征。《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⑤相貌;图像。后作“像”。《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⑥摹拟;描绘。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仪而象之,以永多福。”(仪:容貌。)⑦仿效;效法。《墨子·辞过》:“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⑧相似。后作“像”。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遥:
①远。《楚辞·招魂》:“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庐江、长薄:均地名。瀛:池泽。)②长久。白居易《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遥夜凉风楚客悲。”③飘荡。景差《大招》:“魂魄归徕,无远遥只。”(徕:招来。只:语气词。)[遥遥]1. 辽远的样子。陶潜《赠长沙公》:“遥遥三湘,滔滔九江。”2. 长久的样子。江淹《青苔赋》:“昼遥遥而不暮,夜永永以空长。”3. 摇摆不定的样子。《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披:
①古代用在柩车两旁使人牵挽的帛。《周礼·夏官·司士》:“大丧,作士掌事,作六军之事执披。”(事:指丧事。六军:指从六军中派人。)②分割,劈开。《左传·昭公五年》:“杀适立庶,又披其邑。”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③打开;翻阅。苏垞《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④披露;表露。《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⑤披或穿在身上。《新序·杂事五》:“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披靡]本指草木倒伏,后比喻军队溃败。《明史·朱能传》:“军数万人皆披靡,蹂籍死者甚众,降三千余人。”(蹂籍:践踏。)攘:
(一)同“让”。礼让;退让;谦让。《礼记·曲礼上》:“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bì)。”(绥:上车时挽手用绳索。辟:同“避”。)《汉书·礼乐志》:“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容,以风化天下。” (二)rǎng ①排除;排斥;抗拒。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②窃取;偷盗。《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③侵夺;掠取;侵犯。《国语·齐语》:“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④撩起;捋起衣袖等。高启《书博鸡者事》:“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⑤纷乱;纷杂;扰乱。《淮南子·兵略》:“故至于攘天下,害百姓。”⑥容忍。屈原《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