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寿楼春 |
释义 | 寿楼春嗟春来何迟。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此际飘零词客,倦游何依。悲揽蕙,愁搴蓠。似左徒、行吟江涯。恁锦瑟华年,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 登临地。芳菲时。几红牙按拍,白袷寻诗。底事尊前双泪,者回难持。薶香恨,今谁知,剩短碑,凄凉题辞。更不绾春愁,垂杨过篱三两枝。 此词创自史达祖,本为悼亡之作。就声律论,词中顺句与拗句相间,故称涩体。如开头“嗟春来何迟”一句为五平声,是拗句; 接着两句“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平仄协调,是顺句。如此顺句与拗句相间,通首都是这样。据此词小序,是乙未(1895)清明后一日作。蕙风前此《苏武慢》“闻角”和《水龙吟》)声声只在街南)均与甲午战争有连。此词感时抚事,伤春与伤别相结合,慨世与慨身相结合,抓住这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其意。杜甫《春望》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可以此意读之。 “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二句正写春的来迟。题小序写明,这次蕙风和朋辈游江亭,已是清明节后,时间已是仲春,应是桃李争芳,春色渐浓的时候,但却是路上淡黄色的初生嫩草与尘沙相杂,而河水方才解冻,在澌澌流去。春天的姗姗来迟,莫不和黯淡的时局、我们这些哀时飘零的词客的心情有关。“悲揽蕙,愁搴蓠。”这是用的屈原的《离骚》 、《九歌》的词汇,如《离骚》的“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蓠”。“蕙”、“兰”、“江蓠”都是香草,屈原用来比喻贤人君子的美德俊才。为什么要揽之搴之,而生“悲”、“愁”呢? 因为当时小人在位,贤人君子遭到排斥与摒弃。此与屈原作品中的“兰”、“蕙” 等相同,故揽之而悲泣。当清室末造,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戊戌变法之际,清廷上那些正直之土,也遭到摈斥,故蕙风有“悲揽蕙”、“愁搴蓠”的词句。“似左徒、行吟江涯”,是直接以屈原自比。《渔父》 (朱熹认为此篇亦“屈原之所作。”)中写屈原遭放斥后,“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江涯”犹“江潭”、“泽畔”。词中意谓当时蕙风与同游者的心情,和屈原被放后的心情类似。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故曰“似左徒、行吟江涯。”前结“恁锦瑟华年,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这几句是回想少年承平之日,华年似锦,山青水秀,而今徒成一梦,即使梦境也颇模糊。着一“恁”(为什么)字,表现浓厚的伤今怀旧之情。李商隐《锦瑟》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处用其意。 下片换头紧接“前结”,说这里江亭风景很好,足供登临揽胜。虽然今年春来稍迟,但此时总算已是芳菲时节。何况当年来游,不止一次。那时青春年少,“白袷寻诗”,心情是欢悦的,而今天时人事,大不如前。说“天时”是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常迟,已到清明节后,还不见百花斗艳,桃李争春的景象。至于 “人事”,那更不忍言了。爱姬桐娟,感情弥笃,今已埋香地下; 爱子又殇,玉树埋于香泥,能不悲咽?所以持杯对酒,禁不住眼泪双双落下。作者写在此词前的《青衫湿遍》有“料玉扃幽梦凤城西,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念我清衫湿遍,怜伊玉树香泥”的句子,此结含思凄婉,悲痛无极。蕙风自注云: “香冢在亭西北小阜上,碑阴题云浩浩劫,茫茫月,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又诗云: “飘零风雨可怜生,芳草迷离绿满汀。开尽夭桃又秾李,不堪重读瘗花铭。”可见他对亡姬爱情的深挚。此词歇拍,以含抒情于写景结束: “更不绾春愁,垂杨过篱三两枝。”而今杨柳丝丝,随风披拂,似它多情,也不能把我的春愁系住。结句情景两得,将全词凝结为一个有机的完美的整体。此词语言朴素,感情真挚,不施浓丽的词藻,而语淡情悲,真切动人。“春愁”总结以上所写,凡是感时抚事,怀旧伤今,家国之恨,迟暮之悲,全都包括在内了。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