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岑参 ←上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下一篇: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曲折隐晦抒发内心愤懑的抒情诗。前半部叙写与杜甫同为谏官 的生活。诗人连续铺写同趋“丹陛”,分列“紫微”,随伴“天仗”,沾惹“御香”等事宜,看 起来尤显威严、高华、富贵,使人惬意。然而,并没有什么安邦定国、扫荡叛乱的重大举 措。朝官的举止只能透露出空虚、无聊、守旧、呆板,只能是空度岁月,消磨壮志,让有 志之士苦恼、倦怠、厌恶。五、六句直抒胸臆,吐露悲愤。此联以花之纷纷凋零,烘托容 颜的衰老;以鸟之翩翩飞翔,渲染青天的高阔。然而诗人“白发”渐多,见“青云”无路, 能无悲乎?一个“悲”字,不正好抒发了诗人对时政和人生的无限感慨么?尾联同前半 部一样,用反语正说法,表面言“圣朝”之明君,没有“阙事”,谏官之“谏言”日益稀少;而 实际说统治者昏庸,自以为无过失,拒绝忠言。一个“无”字,讥其文过饰非,掩盖错误; 一个“稀”字,刺其箝人口舌,压制言论。杜甫为谏官亦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 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乃同一浩叹愤慨之语。此诗巧用反语,寓贬 于褒,绵里藏针,倾诉对朝政的不满,抒发内心的忧愤,有幽思婉转曲折之妙。
《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 jì zuǒ shěnɡ dù shí yí 》
《 寄 左 省 杜 拾 遗 》
.[ tánɡ ]. cén cān.
.[ 唐 ]. 岑 参 .
lián bù qū dān bì , fēn cáo xiàn zǐ wēi 。
联 步 趋 丹 陛 , 分 曹 限 紫 微 。
xiǎo suí tiān zhànɡ rù , mù rě yù xiānɡ ɡuī 。
晓 随 天 仗 入 , 暮 惹 御 香 归 。
bái fà bēi huā luò , qīnɡ yún xiàn niǎo fēi 。
白 发 悲 花 落 , 青 云 羡 鸟 飞 。
shènɡ cháo wú què shì , zì jué jiàn shū xī 。
圣 朝 无 阙 事 , 自 觉 谏 书 稀 。
《寄左省杜拾遺》
.[唐].岑參.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原诗今译】
你我是联步朝廷丹陛的同僚友好,
却被那中书、门下两省分作西东。
早晨,随着宫中的仪仗同拜君王,
罢朝后又把御炉的香气带回府中。
你我已经华发如落花一样的无用,
却羡慕人家如鸟飞青云官高爵荣。
说圣朝无阙事,那尽是虚言隐讳,
我劝你阿,少谏诤求个晚年安宁。
【翻译】
联步趋丹陛,我们步履相连快步走向丹陛,
分曹限紫微。在不同官署任谏官分列紫微。
晓随天仗入,天破晓随皇帝的仪仗入宫殿,
暮惹御香归。薄暮时沾染御香又匆匆回归。
白发悲花落,见殿花凋落悲两鬓又添白发,
青云羡鸟飞。望广阔天宇羡鸟儿自由奋飞。
圣朝无阙事,圣明时代天子没有什么过失,
自觉谏书稀。自然觉得进谏直言日渐疏稀。
①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757—758),岑参与杜甫同朝为官。杜任左 拾遗,是谏官,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史记·汲郑 列传》:“臣愿为郎中,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②丹陛:皇宫赤色的台阶,借指 朝廷。《北史·樊子盖传》: “大业三年入朝,……加右光禄大夫。子盖曰:‘愿侍丹 陛。’”
③分曹:分别在不同的官署。当时,诗人任右补阙(讽谏之官),属中书省;杜甫任 左拾遗,属门下省。紫微:帝王宫殿。《文选》晋陆机《答贾长渊》诗:“往践蕃朝,来步紫 微。”
④天仗:皇帝的仪仗。韦应物《温泉行》:“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⑤御香:宫殿中设炉燃的香。
⑥阙:过失。《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 补之。”
⑦谏书:规劝帝王的奏章。
- 此诗作于肃宗乾元元年(758),时岑参由于杜甫等荐在长安任右补阙,杜甫时任左拾遗,同仕于朝。左省:唐代门下省在殿庭之左,故称门下省为左省。杜拾遗:即指杜甫,时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岑参写此诗寄杜甫,杜甫有《奉答岑补阙见赠》相酬。此诗上半写两人分曹办事,下半自伤迟暮而不自由,含意深微。纪昀云:“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全诗字句平淡,但行间隐寓对朝政之忧虑及对身世之感慨。
此诗先写诗人与杜拾遗同官早朝,接以议论,述说心中悲苦及深刻的讽刺意义。
首联写两人共朝情景:两个人“联步”同行,走向殿前台阶,按官署不同“分曹”而立大殿之上,等待面圣。这是从诗人早朝场景中截取的一个典型场面进行的细致描写。此句写的平淡,语义明了。
颔联则泛写诗人日日早朝的状态。诗人早出晚归,毫无收获,只是带回一身的“御香”之气。此句也是造语平淡,不见生气。这样的早朝,诗人颇觉无味,因此语句也写得枯燥。
颈联中诗人借花落、鸟飞来描述自己的悲苦境地,从而抒发诗人愤愤不平之恨。满头白发而一事无成,见花落而感年华逝去,怎能不悲伤。青云高高在上还不满足,还羡慕鸟飞起飞落的自由自在。以此与诗人对比,诗人境况更是悲哀,这是诗人看别人青云直上的愤愤难平之叹。
尾联为诗人对当时时事的品评之词。“圣朝”是赞词,而此赞与下文“无阙事”,表面是颂扬当朝盛事,而实为反语。事无完美,怎难毫无缺憾?既“无阙事”当然“谏书稀”,而实质上,作者说谏书稀,不是因为“无阙事”而是因为言路被堵塞。“自觉”虽承上势而来,而意义深远,表面说明一种因果关系,实则揭示朝廷只知享乐,自满为大的情况。
诗人所叙早朝之事令人觉得枯燥无味,而讽刺意义深婉。“自觉”者为谁,虽未言而胜于言,力道深厚,讽刺有力而切中要害。
唐肃宗至德二年 (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当时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两人既是同僚,又是朋友,这首诗是他们的相互唱和之作。虽然他们都是朝廷官员,但是“拾遗” 和 “补阙” 都是跟随皇帝,为皇帝指正小错误的无聊闲职,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郁闷也就可以理解了。
全诗开篇用了许多华丽的辞藻,如“丹陛”、“紫薇”、“天仗”、“御香”,表面看,诗人非常满意他自己和杜甫的现实生活,但细细读来,在华丽背景的后面却显现了宫廷生活的极度空虚与无聊。同时,诗人也通过陪随皇帝身边人的无聊生活间接暗示了皇帝不问正事,流连于宫廷犬马的荒淫无度。“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诗人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懑,表达出对于宫廷无聊人生的厌倦和自由生活的钦羡。诗歌的最后两句也非常耐人寻味,如真的像诗人所言,当时的朝廷是“圣朝”,皇帝无“阙事”,那么诗人自己又何必“青云羡鸟飞”呢? 因此,诗人这里是故作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恰恰是对皇帝不善纳谏的伤感和绝望。
本诗词藻艳丽,雍容华贵,用语曲折,笔法隐晦,平易之中见骨气。诗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与不满,又很有分寸,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的艺术特点。
此诗是岑参寄给同事杜甫的诗。此时岑参任右补阙,与杜甫 左拾遗官职相近,职责亦相近,故有诗歌相和。其时间大概在肃宗乾元元 年(758)。
首联云“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是讲两人有同事之谊,上朝之时, 位列相近,共同并肩走上宫殿的台阶。后半句说明两人一居中书,一在门 下,其所隶机构并不相同。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开元时中书省曾 改为紫薇省;杜甫为左拾遗,属门下省,在禁中之东,故称。首联为起句, 开始建构诗意。
颔联写实。早上随着天家仪仗进宫上朝,晚上沾着皇室御香的香味 归家。此句写两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以早晚两幕剪影来概括之,可见二 人均为遵循规矩、勤于公事之人。
颈联写人生感慨:“白发悲花落。”不知不觉之中,自己的青黑的头发 已经开始变白,年轻时看花开花落不知其苦,现在却悲意满怀。抬头望着 青云吧,看着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不禁起了钦慕之心:自己何 时才能像鸟儿一样,身处青云之中,自在优游呢?不管是补阙还是拾遗, 都不是高官,细观岑参此处之意,还是有人生年华易逝,而功业不成,未能 身处高位的感喟。
回头来看看现状吧,尾联:“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这是讳饰之 法。岑、杜同朝为官,分居中书、门下,是安史乱后的事情。此时唐王朝百 废待兴,军事上还在不断征战,对民间财赋的征集亦颇酷烈,要想有所进 谏,不是没有话题的。但此处却归结为“圣朝无阙事”一句,是圣朝本来就 没有什么考虑不周的事情啊。此语一出,这中间有着多少的心知肚明和 无可奈何! “自觉”两字用得好,自己觉得近来的谏书都减少了很多,真是 没什么可谏的吗?恐怕是自己感受到压力,没办法再写了吧?
岑参在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封常清从安西回到中原,参与平叛,受杜 甫等人推荐为右补阙。他与杜甫为志同道合之人,面对着唐肃宗时依然 混乱的政局,他的心里也有不平之气,化为这首看似潇洒疏懒,实则有不 言之隐的诗。诗中并未直斥朝局,而是说“圣朝无阙事”,所以让小臣们的 谏书都减少了。然而对比唐肃宗时代的朝廷状况,又与此诗形成鲜明的 对比,所谓温柔敦厚的讽喻,本诗可以当之。而岑参也终非敛声屏气之 人。乾元二年(759),他就因“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 序》)被贬为虢州长史,让世人看到了他真正的骨气。回头再来看这首诗, 可能会更加理解岑参“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中蕴含的悲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