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
释义 |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黄庭坚的诗歌一般写得生涩拗峭,蹊径独辟,但也有少量篇什声情流美,逼近唐人风韵的。这首小诗便是一例。此诗约作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赴地方官任时。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杜涧叟名槃,是他的友人,看来在诗人出发时曾来送别。 提起送别,不能不想到著名的《阳关》曲。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是唐代出西域的门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动人的送别诗,写成后广泛流传,被谱为歌曲演唱,称作“渭城曲”;唱时还要把结尾一句重复三遍,所以又称“阳关三叠”。本篇以“阳关一曲水东流”发端,可见是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乘船离开了乡土。故人有心,流水无情,不可解脱的矛盾,一上来就给全诗笼罩上感伤沉重的气氛。 次句承写舟中回望的情景。旌阳,山名,在分宁县东一里。舟船远去之际,旌阳山下的灯火仍依稀可辨,而自己已单独置身于一叶小舟之中,随流漂荡于江面上。此情此景,又何以堪? 以上叙写离别,尚未进入直接抒情。下联本应着力抒述内心的愁思,却突然翻出了新意: 我只不过像平时那样喝醉罢了,倒是满川风月在替人悲愁啊!前一句语气极平淡,仿佛将满怀愁思都解除了;后一句出人意表,却又将悲愁加于江上的清风明月。难道真是愁思转移了吗?非也。物本无情,人自有情,以有情观无情,才会使无情之物染上人的主观情绪色彩。这一江风月的悲愁,不就是诗人离情的外射吗?诗人不但自己悲愁,还要让天地万物都来替他悲愁,这样的愁思可真是无边无际、难以排遣了。由此可以体会到前一句里的那个“醉”字,那并不是一般的酒醉,而是“借酒销愁愁更愁”呵!愁思浸满了心田,加上一点朦胧的酒意,放眼望去,满川风月,一片愁情。诗人确实感到自己醉了,但并非醉于酒,而是醉于那勃发浓郁的愁情。所以这句语气极平淡的话,其实包含着极深沉的苦味。 情景相生,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而形式多样,例子不胜枚举。本篇的后一联,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而把有情的人,偏说成是无情,就形成了更为曲折、也更耐人寻思的情景关系,在艺术表现上是颇为新奇的。从这一点看来,诗的风格毕竟还打着黄庭坚个人的印记,与唐诗的自然浑成尚有差异。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