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女冠子 |
释义 | 女冠子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 知是梦,不胜悲。 女冠子,双调小令。有长调,始于柳永。 韦庄的《女冠子》本为两首,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相离相思之情。前首从女方角度写,后首从男方角度写,前后相关联,是词中的“联章体”。这是后一首,写男子梦见所爱女子的情状。这种联章体式的词,敦煌曲子词中有好几首,如《凤归云》联章写闺怨即是。可见韦庄的联章词取自民间词的风格和体裁,是他向民间词学习的例证。两首联章,从男女方分别写,合为整体,又说明了韦庄向民间词学习的创造精神。 虽为联章,在具体写法上,这后首与前首有不同。前首(“四月十七”)上片写别离,下片写相思,上下片自成段落。这后一首却是一气连缀,内容上没有过片相隔的痕迹。通篇以入梦、梦境、梦醒三个层次组织结构,描写入梦之分明,梦中之欢悦,梦醒之悲怅,将相思之情写得细腻而有条理。 “昨夜夜半”,点明入梦的时间。“昨夜”,没说具体日期,是给人想象余地,增添词的底蕴。就两情相通相思意切来看,男方入梦的“昨夜”,恰是前首所写女方“梦随”一周年的“四月十七”,也是可能的,因为那是他们相别的纪念日。“枕上分明梦见”,梦很分明,说明作梦之人是个痴情的男子。情深意真,梦来想必分明。 从第三句开始写梦境。“语多时”,难得别后相见,话多时长。交谈的内容,自然是绵绵情话,任凭想象,不必明说。“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写的是梦中情人的形象,楚楚动人,的确很“分明”。她依然面如桃花,还是那么美貌。“依旧”二字,说明是别后相见。明写相见,暗扣阔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孟棨《本事诗》记载,诗人崔护清明节独游,在一家门前,遇一少女伫立于盛开的桃树之下,颇有属意。来年清明崔护旧地寻之未见,遂题诗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人面不见,无限惆怅。“依旧桃花”,人面就在眼见,何等喜悦。笔法相似,然而表意不同,各有千秋。“柳叶眉”是形容梦中女子的美貌。“桃花面”、“柳叶眉”,这色形兼备的比喻,女子青春容颜之美,耐人构想。“频低眉”写女子的情态,和前首“佯低面”相一致,两章前后关联甚妙。前首是现实中的女子,此首是梦中的女子,写得形神相生,细致入微。此女或有低面敛眉的习惯,实则是少女娇羞心理的表现。“半羞还半喜”,点明了少女娇羞情态,活灵活现。“欲去又依依”,想离去又依依不舍。明写少女,又暗含梦中的男子,两人依依欲别,恩爱缠绵,难分难离。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心中的惆怅悲哀,可以想见是何等难以承受! 梦中得到,醒来化为乌有,自然格外悲怅。梦幻消逝之后的空虚与怅惆,赛过熬煎之苦。一句“不胜悲”,蕴涵无限怅恨。此词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现实中的无变成梦中的有,梦中的实化为现实中的虚;现实的孤栖变成梦中依依,梦中的美好化作现实的悲怅,梦与现实相互转化,把一个相思之人的心理感情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从此词可以看出,韦庄很重视主观抒情,这和齐名的温庭筠词有明显不同。温词客观成分较重,韦词却注入了切身的生活感受,使人感到情真意切,这在当时的文人词中是很少见的。在这一点上,韦词首开抒情词的先河,给后起抒情词人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