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奇洞景万千 |
释义 | 奇洞景万千普陀山西北侧山腰,有著名的七星岩。在广西的洞府中,它可能是开发最早的洞。隋开皇十年(590),著名高僧昙迁游览到此,题“栖霞洞”三字,这里遂成为佛教活动的场所。唐元和年间,怀信还刻诗洞口,诗曰:“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唐开元年间,道教也开始进入,在洞里设老君台,立唐祠老君。明代严震直诗曰:“寻真不觉到天台,洞里桃花树树开,试问华君去何处,定骑鸾鹤上蓬莱。”故洞亦称“仙李(即李老君)洞”。现老君台仍在。宋代,岩口建碧虚亭,时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范成大作《碧虚铭》刻于岩口石壁上。至明代,道士潘常静在普陀山另一岩普陀岩建碧虚楼,栖霞洞改称“碧虚岩”。后更名“七星岩”至今。 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层,现通常游中层,游程814米。岩洞雄伟深邃,石乳绮丽奇特,古来吸引不少探幽之人。唐代莫休符《栖霞洞》载:“秉烛行五十步,洞穴坦平如球场,可容千百人。如此者八九所,约略相似,皆有清泉渌水,乳液葩浆,怪石嵌空,龙盘虎踞。引烛缘涉,竟日而还,终莫能际。”文章接着写道,相传从前有一个爱好山水的人,带了很多花果干粮,睡着很深的水往洞里走去。回来后,计算所行路程,已经到了漓江的下面,好像还听到上面用浆划船的湍湍之声。明代胡直《游七星岩记》,记述他们数人游七星岩,见“跃涛文中”的石鲤、“驾涛奔角”的石龙、倒垂滴水的石乳等后,感慨道:“变幻诡绝,纵横万貌,不啻辟秦宫汉苑。飞阁丛台,复道井干,璇闺珠箔,骈列错映,杂遝蔽亏,抑亦启甲乙之藏,发牛渚之怪,驰长杨之异兽,森县圃之若木,睹者目眩,神飏,应接失次。……”洞里景观变幻奇绝,千姿万态,何止像打开了秦宫、汉苑!其飞阁丛台,复道高楼,闺房珠帘,并列错映,众多混杂,交相遮掩,这正像打开了汉武帝甲乙之帐,披露牛渚山之怪,驱驰长杨宫的异兽,也像昆仑山顶空中花园森严布列的神木,使看者眼花缭乱,精神恍惚,应接失次。文中“甲乙之藏”,是说汉武所造的藏宝的甲乙之帐。《汉武故事》载:“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牛渚”即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岸边的牛渚山,相传晋代温峤曾在此燃犀照妖,故有“牛渚之怪”一语。“长杨”,古宫名,《三辅黄图》载:“长杨宫,本秦旧宫,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县圃”,也作“悬圃”,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之巅的空中花园;“若木”,神话中生于昆仑山极西处日落地方的神树。通过文章的渲染,七星岩更具魅力。 如此神奇幽邃的七星岩,当然会流传有不少神奇传说。相传,唐朝乾宁年间,有一个叫郑冠卿的人在临贺做了三年县令以后,奉调回京路过桂林,游览桂林山水。那一天来到七星岩,碰到两个道士,遂相约一起打火把游岩。郑冠卿跟着道士不知走了多少路,突然面前出现一个亮堂堂的厅堂,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有棋盘、酒壶。石房内又走出两个姑娘,一个拿笛子,一个拿箜篌。两个道士招呼郑冠卿一起坐下,问他来历,郑冠卿如实相告。道士说:“啊,原来是百姓父母官,那你一定知书识礼,满腹经纶喽?”郑冠卿很惭愧地回答:“我是靠父辈的功劳才当上官的,没读什么书。”道士很惊奇,正色道:“当官的不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怎么能安邦治国,岂不要误国误民!”又让郑冠卿吹笛子,郑冠卿怎么也吹不出声音来。道士说:“你只会吹拍,哪懂吹笛。”便接过笛子吹起来,接着又弹箜篌,郑冠卿却什么也听不见。道士叫郑冠卿喝酒,只从酒壶里倒出一两滴酒,郑冠卿却怎么也喝不完。临别,道士告诫他:“治理国家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你好自为之吧!”郑冠卿出洞遇到两个樵夫,才知道两个道士为日华、月华二仙。他回到寄宿的处所,夫人很惊奇地问他:“你为什么一去那么多年,看衣服都已经霉烂了!”郑冠卿回到京城长安,由于耽误了时间,官丢了。但他不后悔,专心攻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现七星岩里有棋盘山,相传即为当年郑冠卿与日华、月华吹笛喝酒之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