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失题二首(之二) |
释义 | 失题二首(之二) 一日天无风, 四溟波尽息。 唐备的《失题二首》之二,通过大海和人心的对比,反衬出人心不平的题旨。面对波翻浪涌的大海,人们常常发出不无惊惧的感叹;但当风暴停息下来的时候,所有的水域都会波平浪静。波浪是由风暴卷起来的,只要风暴停息,水面自然就波澜不惊。“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强调的就是风暴对于波浪的决定性意义:风起浪生,风平浪静。但在人心的海洋里,却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尽管没有风能吹到那里,可那里却总是翻腾喧响着百尺高浪。这是因为,社会没有平静的时候,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活变动不居永动不息。作为“社会的存在物”的人,主体心灵感应着客观现实的种种纠葛、纷争、冲突,生活的流程不会凝定,心便永远不会真正地平静下来,社会之矛盾会不断地转化为心头之波澜。除了对社会的感应之外,人又是“有欲望的存在物”,对物质、情感、精神等方面都有着强烈需求。这种个体生命的需求作为纯粹的主观愿望,总是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不可消弥的距离,也就是说,现实永远无法满足人的无穷欲望,人便会永远陷入主观欲求无法满足所造成的痛苦之中,灵魂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物质与精神等无法统一的矛盾冲突之中徒劳地挣扎。一个人的外表也许很平静,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在那看不见的一片无边辽阔、比真正的海洋还要浩瀚的心的海洋里,正有着惊涛拍岸、白浪滔天。“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正是对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和“有欲望的存在物”的人的灵魂真实状态,作出的简炼准确的概括。 如上分析,人心的难以平静,是作为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总和的人的必然状态。作为社会人,他永远在感受着生活中永不可能真正解决的矛盾;作为自然人,他又时刻体验着肉体生命的极为深至的焦渴。心灵的骚动不宁就成为势所必然。从一个方面来说, “人心不平”是人的生命力、创造力健旺的标志,是个体生命生机勃勃的表现。能够用主体心灵及时地感应社会生活,表明了主体对客体的关注,这是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赖以产生的基础,它使人面对纷纭多变的社会现象及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抉择,摧动自我去为社会为人群做出应有的贡献。而肉体生命那种深不可测的内在需要,那种无穷的欲望和无边的渴求,又会时刻作为巨大的内驱力去推动人投入竞争、创造,去不停地奋斗、进取,从而充分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欲望,即使是那些恶的欲望,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杠杆,主要就是因为马、恩看到了无穷的欲望可以转成无限的创造力,没有创造便没有文明的进步。为责任感、使命感所激荡的心灵,为生命的内驱力所催动的充满创造激情的心灵,怎么可能平静下来呢?相反,当一个人对社会、生活、他人、自我表现出厌倦、冷漠、麻木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造激情沦丧的时候,他的心平静了——心如枯井,心如死灰,心如死水——但这“死水”般的平静,让人感到的只能是鲜活生命涅槃了的悲怆! 当然,转换一种角度看, “人心不平”又有它的负面价值,它构成了对社会、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威胁。骚动不宁的心潮催生的可能是一首美妙无比的纯诗,也可能包孕着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呼啸嘭湃的心海之水冲洗出的可能是一幅宏伟的创造蓝图,也可能是一张卑劣的灵魂底片。生活的矛盾转化为心海的浪潮,心海的浪潮转使社会愈加不平静,冲突、纠葛、纷争,永无了时。小而言之,出于一己的私欲,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倾轧争夺,诬蔑陷害,一切丑恶现象都因一念歪斜而产生;大而言之,专制、垄断、高压、强权、侵略、屠戮、限人自由、夺人权利、害人性命、灭人种族、亡人邦国,人类社会上演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弱肉强食的多幕悲剧,生活中每天都涌现着数不清的可悲可叹可惊可怪之事。“人心不平”不仅对社会的正常秩序构成冲击,给他人的正常生存带来灾难,同时,贪欲无法满足之时,熊熊欲火烧得人坐卧不安,对自我也是一种极大的痛苦折磨。凡此种种,诗人们投以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对人心的不平惊愕不置之际,往往将自然的风浪与人心的风浪进行比较,结果令他们深致感慨:“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唐备的《失题二首》之二正是这一类为数不少的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它以其鲜明的对比和包含深厚的简洁引起读者的注意。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