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大观楼 |
释义 | 大观楼(清)孙髯
【题解】 大观楼在昆明大观公园内。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建楼二层,题名“大观楼”,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火,现楼为同治八年(1869)重建。大观楼南临滇池,与太华山隔水相望,风景优美。康熙年间诗人孙髯为大观楼撰写了180字长联,脍炙人口,闻名于世,现存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云贵总督岑毓英托赵蕃所书。此诗也为孙髯所作,描写大观楼的清幽恬静,与长联的内容大不相同。 【作者】 孙髯,清代诗人。字髯翁,号颐庵,陕西三原人,康熙间流寓云南,少负奇气,不应科考,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常与诗人墨客诗酒留恋于大观楼,以长联为世所称。 【注释】 ①海门:在浙江临海东南,是钱塘江人海处,以钱塘江潮闻名。这里借喻滇池水。②椒兰:泛指植物发出的香味。③“半夜”两句写三春夜半荡桨于滇湖之上。镜,形容滇池水。④“笔床”两句言春草青青,最宜吟诗品茶,沽酒溪村。⑤竹枝:竹枝词,古代民歌的一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