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复辟丑剧和全国反复辟的斗争
释义

复辟丑剧和全国反复辟的斗争

6月28日,康有为一行抵京,下车后即被张勋迎至他的公馆。当晚,张勋、康有为与沈曾植、王乃徵、张镇芳、雷震春在张宅举行会议。康有为说,徐勤“自两广来归,悉南方诸帅,俱备响应”,督促张勋立即动手。会议当即决定了复辟计划[1]
30日傍晚,张勋偕刘廷琛潜入皇宫,与溥仪的师傅陈宝琛举行“御前会议”,将复辟行动计划告知清室。会后,张勋装作没事一样前往江西会馆看戏。实际上,这时复辟的行动已经开始了。12时,张勋离开戏场,返回住处,王士珍、江朝宗、陈光远和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也被辫兵“请”至。张勋当即宣称:此次入京,实为复辟而来,现已定于明晨举进,并厉声诘问王、江等人态度。王士珍壮着胆问了一句:“各省及外交有否接洽?”张勋说:“外交确有把握,冯国璋、陆荣廷均表赞意,并有电来催。各省督军也一致拥护。”不等众人回答,他又说:“我志在必行,你们同意,则立开城门,放我兵马进来,否则请各归布置,决一死战。”在张勋的恫吓下,王士珍、江朝宗等面面相觑,不敢再说话。张勋遂命令吴长植等打开城门,放辫军尽入[2]。接着,张勋穿上蓝纱袍、黄马褂,戴上红顶花翎,率领刘廷琛、康有为、张镇芳、万绳栻、胡嗣瑗、陈曾寿、陈毅、商衍瀛、沈曾植、王乃徵和王士珍、江朝宗及几位辫军统领共五十余人,乘车进宫。这时已是7月1日凌晨。3时许,废帝溥仪在养心殿召见张勋等。张率领诸人,匍匐在地,向溥仪行三跪九叩礼。接着由张奏请复辟,他嘟嘟囔囔地说:“隆裕皇太后不忍为了一姓的尊荣,让百姓遭殃,才下诏办了共和,谁知办得民不聊生。……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说:“我年龄太小,无才无德,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又说:“皇上睿圣,天下皆知,过去圣祖皇帝(指康熙)也是冲龄践祚。……”十二岁的溥仪便连忙按照他师傅陈宝琛的嘱咐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3]
张勋下去以后,其余各人也开始给溥仪叩头,有的请安,有的谢恩,有的连请安带谢恩。然后又有太监拿来了事先就写好的一堆“上谕”。这一天,溥仪一气就下了八道“上谕”,内容分别为:
一、下诏即位。这道诏书说什么“权衡重轻,天人交迫,不得已允如所奏,于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即1917年7月1日)临朝听政,收回大权,与民更始”。
二、锡封黎元洪为一等公。这道伪谕诡称“黎元洪奏请归还国政”。
三、设内阁议政大臣。这道伪谕宣布,其余官制暂照宣统初年,现任文武大小官员照常供职。
四、授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为内阁议政大臣。
五、授万绳栻、胡嗣瑗为内阁阁丞。
六、授各部尚书:任命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张镇芳为度支部尚书,王士珍为参谋部尚书,雷震春为陆军部尚书,朱家宝为民政部尚书。
七、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
八、授总督和各省巡抚。(总督只授三人,即直隶总督张勋,两江总督冯国璋,两广总督陆荣廷。各省督军一般改授该省巡抚,原直隶省长朱家宝授民政部尚书,巡抚一职授曹锟;安徽因张勋离职,巡抚授倪嗣冲;江苏因冯国璋已授两江总督,巡抚授原省长齐耀琳。)[4]
当天,张勋还通电各省,攻击辛亥革命是“创改共和,纲纪隳颓,老成绝迹,暴民横恣。……”宣称中国只有实行君主制才能“享数百年或数十年之幸福”,并命令各地立即改用宣统年号,悬挂黄龙旗[5]。7月1日早晨,北京街头警察叫各户悬挂龙旗,居民没有办法,有的只好用纸糊一面龙旗应付[6]
只有那些早就盼望着清室复辟的王公贵族和遗老遗少们非常活跃。他们兴冲冲地聚集在皇宫门前等候觐见“皇上”;那些没朝服的人则急忙到估衣铺去抢购朝服,没有发辫的人则到戏装店定作用马尾制的假发辫。他们穿着袍服马褂,晃着大辫子(有些人是假的)招摇过市,“有识者则指于道旁曰:此某尚书也,此某侍郎也。……在宫内,内务府的人员穿戴特别整齐。四个太妃几乎天天都去神佛前烧香,乐得不知怎么是好[7]
张勋及其复辟集团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复辟消息传到上海后,孙中山极为愤慨,当即召集章太炎、唐绍仪、程璧光等在寓所会商,随即发表讨逆宣言,指出:“此次讨逆之战,匪特为民国争生存,且为全民族反抗武力之奋斗。”[8]并令各省革命党人“出师讨逆”,还派员北上策动。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一部接令后,即向天津方向移动[9]。当时,章太炎还提出迎黎元洪南下在沪组政府的建议。6日,孙中山偕廖仲恺、朱执信、章太炎等人乘军舰南下,谋在广州组织武力讨伐张勋。
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推动下,上海和南方许多城市相继掀起口诛笔伐、申讨张勋复辟的强大舆论。7月2日,上海《民国日报》发布《讨逆檄》,严正宣布张勋、康有为已成民国叛逆,“再有言调和者,国民当以国贼视之”。同日,《中华新报》也大声疾呼:“只有杀开一条血路,再无反顾之势。”上海其他各报,如《时报》、《民国大新闻报》、《新闻报》也都态度明朗。自7月3日起,各报每日都以大量版面刊登各界人士声讨张勋的通电,报道各地反对复辟的消息。支持复辟的报纸,只有康有为主办的《国是报》,但不久也因排字工人拒绝排印而停刊。各界团体也闻风而起。7月2日,上海中华民国公民会、学生救亡会、平民求治社等团体都召开紧急会议,到会人员异常愤激,一致主张“组织义师,扫灭妖氛”[10]。同时,学生救亡会、中华民国公会、上海神州女界协济社、中华政法学会、中华共和保障会、基督教公民等团体纷纷发表通电、公函,号召各界“投袂奋起,群策群力,共拯危亡”[11]。上海工商界也参加了反复辟的斗争。3日,沪北、沪南两商会邀集各业同人紧急会议,决定反对复辟,并致电冯国璋,要求“维持共和国体”[12]。商会还联合上海县教育会,在6日至8日“高揭共和国旗三天”,以示拥护共和,反对复辟[1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宣传反复辟别开生面,特创以五色旗为商标的“爱国牌”香烟,并将此烟捐献几十大箱,犒劳准备北上讨逆的军队。
两湖各界声讨复辟的舆论也非常激烈。长沙广益学校教师鲁赫喧听到张勋复辟,为号召讨逆,断指血书“护法讨贼”四个大字,以震视听[14]。3日下午,长沙市民万人集会,誓师拥护共和,反对复辟[15]。5日,华容商人李醉白谒见湖南督军谭延闿,表示愿意捐钱万串,帮助讨伐张勋[16]。次日,商轮公司同人决定,当湘军出师北伐时,该会同人每日从收入中提十分之二作为军饷[17]。在湖北,“武汉各界人士初闻复辟之说,皆不信”,及经证实后,“无论绅商士庶、贩夫走卒,皆表示一种反对态度。民情愤激,有过于袁氏称帝之时。……各政团党会莫不急祛私见,开联合会议,筹商救亡之策。各团体亦纷纷开会,文电纷飞,表示反对”[18]
复辟消息传到两广后,各界发起组织“国民哭临大会”。“上至官长,下至舆夫,无不痛心疾首,表示反对”[19]。“哭临大会”后又改名为“国民护国后援会”,鼓吹武力讨伐张勋。
在复辟祸首张勋、刘廷琛和万绳栻等人的家乡江西,各界民众反对复辟的情绪也不稍逊于其他地方。南昌各报从复辟发生后,同声谴责张勋等,斥其为“祸胎”,给江西人民带来耻辱。在群众的谴责下,甚至刘廷琛和万绳栻的家属都不能在家乡安身[20]
在北京城内外,辫子兵持刀禁谈“复辟之是非”,“对于没有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21]。复辟当日,李大钊愤然离京赴沪。3日,鲁迅(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冒雨到教育部提出辞职,以示抗议。复辟后一、二日内,《国民公报》、《真共和》、《东大陆》、《大中》、《大中华》、《启明》、《六更公报》等大小十一二种报纸先后停刊,“以避不随心之言论”[22]。市民对龙旗“无欢呼,无庆祝,衙门中人皆垂头丧气”,“辄见频摇其首”[23]
旅外公民、学生及南洋华侨也对张勋复辟表现了极大的义愤。7月7日,工商界侨民一万五千人发表讨逆通电,建议“各省区各盟旗尽量地组织”“平民自立讨逆军”,“杀除叛国之群贼,扫清帝制之毒根”[24]。8日,留日的中国学生一千余人在东京召开讨逆大会,戴天仇(戴季陶)在演讲中说,前清“遗孽一日不除尽,中华民国国基一日不能巩固”。何香凝挥泪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号召男女青年一致奋起,“尽国民一分子之责任”[25]
人民群众的反复辟斗争,由于张勋的迅速垮台,历时很短,但这次斗争的广泛性、群众性却非常突出。它表明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要求民主共和,反对封建专制,已成为古老中国新时代的潮流。
张勋复辟集团原以为,只要他们在北京干起来,至少北洋各省督军们及陆荣廷会降心以从,然而形势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复辟发生后,各省军政长官,包括曾宣布独立的各省,响应者也寥寥无几。二十余省的军政大员,只有原直隶省长朱家宝在授任伪民政部尚书后,上折“谢恩”[26];在天津养病的吉林督军孟恩远接伪谕后,派人到长春宣布接任吉林“巡抚”,并上表“谢恩”[27];此外还有自立为绥远都统的王丕焕接到伪谕,率同官员“望阙叩头”。全国大多数军阀,在观望一阵以后,看见复辟不得人心,都相继表示反对。
7月1日,张勋派梁鼎芬去找黎元洪,要他在“奏请归还大政”的奏折上签字,遭到黎的严辞拒绝。次日,黎又采纳张国淦的建议,特任冯国璋以副总统代总统职务,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并派秘书覃寿堃星夜赶往天津,将委任令交段祺瑞。当天,张勋逼迫黎元洪一日内交出总统府,并派兵更换原总统卫队。这时,黎得陆军部次长蒋作宾帮助,避入东交民巷,先投法国医院未被接纳,又折入日本使馆武官随员斋藤少将的宿舍。次日,日本公使宣称,黎元洪已进入日本使馆区,按照国际惯例,予以保护[28]
段祺瑞在津得知张勋发动复辟后,立即集合左右商讨对策,决心利用这一时机,重新登台。3日,段祺瑞匆匆向全国发出反对复辟的通电。电文说:“天祸中国,变乱相寻。张勋怀抱野心,假调停时局为名,阻兵京师,至七月一日遂有推翻国体之奇变。窃惟国体者,国之所以与立也,定之匪易。既定后而复图变置,其害之中于国家者,实不可胜言。……民国肇建,前清明察世界大势,推诚逊让。民怀旧德,优待条件,勒为成宪。……今翻云覆雨,我国人虽不惜以国为戏,在友邦岂能与吾同戏者?内部纷争之结局,势非召外人干涉不止,国运真从兹斩矣。若曰为清室耶?清帝冲龄高拱,绝无利天下之心。……今兹之举,出于逼胁,天下共闻。……祺瑞罢斥以后,本不敢复与闻国事,……既已服劳于民国,不能坐视民国之颠覆分裂而不一援。且亦曾受恩于前朝,更不忍听前朝为匪人所利用,以陷于自灭。”[29]这个通电是梁启超为段祺瑞起草的,从电报的字里行间,可以清楚地看到“先朝旧臣”的本色。
复辟后第二天,研究系的机关报《晨钟报》,暂移天津出版。北洋派和交通系各报如《公言报》、《民言报》等停刊。
是日,冯国璋也通电反对复辟。电文指斥张勋“奉令入京,调停时局,忽以兵力包围清宫,逼勒清帝,擅行复辟”[30],表示要“誓扫妖氛,恭行天罚,刻日兴师问罪,殄此元凶”。在段祺瑞、冯国璋通电反对复辟之前,已有湖南督军谭延闿、湖北督军王占元、浙江督军杨善德等通电反对复辟。继段祺瑞、冯国璋之后,直隶督军曹锟、贵州督军刘显世、广东督军陈炳焜、山西督军阎锡山、山东督军张怀芝、河南督军赵倜、福建督军李厚基等也相继发表通电,反对复辟。
南北军阀反对清室复辟,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正如上海一国民党人组织的团体在致浙督杨善德的电报中所指出的,杨善德等北洋督军“前日与张逆一致行动,固为保全禄位,而今日之反对复辟,空言敷衍民党,亦无非保全禄位”[31]
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帝国主义国家(荷兰除外),出于自身利益,对复辟也普遍持反对态度[32]。日本态度已如前述。6月,美国外交部也公开表示“不愿见帝制复现于中国”[33]。复辟发生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和日本五国联合警告张勋,要他保证黎元洪人身安全[34]。此外,外国人办的报纸,反对复辟的态度都十分明朗[35]
张勋复辟集团失去国内国外的支持,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