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境遇 |
释义 | 境遇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愁,常多感慨,抒怀佳作,讽刺雅言,著于群书,盈厨溢阁。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 因采为《本事诗》凡七题,犹四始也。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各以其类聚之。 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钜万。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又有以知理安之世少,离乱之时多,亦明矣。 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古今成败,日月迁逝,光景惨舒,山川胜势,风云景色,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至于疾恙穷身,悼怀惜逝,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 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诗有喜怒哀乐四时之辞。喜而得之其辞丽:“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怒而得之其辞愤:“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哀而得之其辞伤:“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乐而得之其辞逸:“谁家绿酒饮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诗有喜怒哀乐四失之辞。失之大喜其辞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之大怒其辞躁:“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失之大哀其辞伤:“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失之大乐其辞荡:“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 自唐以来,卓然以诗鸣于时,如李、杜、韩、柳、孟郊、浩然、李商隐、司空图之流,类多穷于世者。或放浪于林壑之间,或漂没于干戈之际,或迁谪而得江山之助,或闲适而尽天地事物之变。冥搜精炼,抉摘杳微,一章一句,至谓能泣鬼神而夺造化者,其为功亦勤矣。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非偶然也。 杜少陵、刘梦得诗,自夔州后顿异前作,世皆言文人流落不偶乃刻意著述,而不知巫峡峻峰激流之势有以助之也。 书史蓄胸中,而气味入于冠裾,山川历目前,而英灵助于文字。太史公南游北涉,信非徒然。观杜老《壮游》云:“东下始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放荡齐赵间,西归到咸阳。”其豪气逸韵,可以想见。序太白集者,称其隐岷山,居襄汉,南游江淮,观云梦,去之齐鲁,之吴,之梁,北抵赵魏燕晋,西涉岐邠,徙金陵,止浔阳,流夜郎,泛洞庭,上巫峡。白自序亦云:“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其恣横采览,非其狂也。使二公稳坐中书,何以垂不朽如此哉! 燕公得助于江山,郑綮谓“相府非灞桥, 那得诗思”, 非虚语也。 子美不遭天宝之乱,何以发忠愤之气,成百代之宗? 诗章之兴,多缘羁旅、行役、感愤、讽刺。无聊不得志之作,不考其出处遇合、遗言逸行,则诗人言外之旨不见。 宇内惟士夫尚阅历而已。顾太平富贵,置身亨途,则只增蔗头味耳,何益身心性命。……观张说谪荆州,子美到夔州后,固曰山川之助,亦以苦心遭此,始有领悟妙处,殆亦不自觉。 坡公云:“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造物岂不惜?要令工语言”,本诸退之云“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也。坡又云:“秋兴之作,非厄穷无聊,何以发此奇思?”故云: 少陵到夔州,退之在潮阳,愈见光焰。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