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咏史(其一)》 - 唐·卢照邻 |
释义 | 《咏史(其一)》 - 唐·卢照邻[唐]卢照邻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非轻。 延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这首诗取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歌颂了诚信的美德。 季布其人,“为气任侠,有名于楚。”先做项羽的部将,屡次使刘邦受困。刘邦打败项羽后,悬赏捉拿季布。布为避难,削发束颈,化装奴隶被卖到朱家,朱知其身世,说通汝阴侯滕公,由滕公又去说服刘邦,刘邦便赦免了季布,并命他为郎中。不久,楚地流传一句谚语:“得黄金百余,不如得到季布一句诺言。”这一谚语的流传,又多亏了楚人曹丘。曹为提高布的地位,四方结交,八方宣扬。所以诗里有“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之句。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非轻”,即源自列传所引之楚谚,是作者对季布忠勇人格的热情歌颂。接着,诗中列举了“延议斩樊哙”这一典型事例证之。当时,刘邦的妻子吕后怨恨匈奴单于,召集诸将商议征讨。樊哙当即表示,愿领十万大军“横行匈奴中”。这明明是为逢迎吕后而逞匹夫之勇,但哙曾鸿门闯宴,救驾有功,时为上将军。众将又奉承吕后,明知这是冒险行动,但却说好。只有中郎将季布,忠勇无畏,坚决反对。他分析了形势,说哙当面讨好,犯了欺君之罪,该杀,才阻止了这次冒险的不义征战。诗最后说:“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前句赞季布,后句指斥哙与众将军,鲜明的对比,更形象地突出了“百金孰云重,一诺良非轻”的主题。 作为社会的人,与人相交,信誉是很重要的。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讲究谋而忠,交而信,这是我国公共关系学上的优良传统,也是历来杰出政治家为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取信于民的途径。战国商鞅变法前,叫人把一根常人都能搬得动的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奖黄金五十两,借此向全国人民表示,“商鞅能令政必行,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的变法决心,就是成功的范例。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非轻”警示后人,在个人利益与个人义务发生矛盾时,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而忠于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