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咒枣记
释义

咒枣记

题“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邓氏即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一号竹溪散人(一作竹溪散生),江西人。二卷十四回。存明万历余氏萃庆堂刊本。首万历癸卯 (1603) 作者自序。

书叙操持屠宰业的吴成,领悟到前半生选错了职业,而进入佛门。后半生的修行使他转生为富家之子陆右。又“见色不迷,见金不取”,死后转生于多种善根的萨如望家,取名守坚。
萨守坚极受萨氏夫妇的钟爱,九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因守坚知书识礼,被荐为刑房吏役,后改从医。由于有时误伤人命,他又弃医学道。从葛仙翁、王方平、张虚靖三仙学得咒枣之法、棕扇治疾之法、五雷之法。后一路往龙虎山而行。途中咒枣而食,以扇治疾救死,以五雷法收伏作祟的颠鬼。在龙虎山拜见了张天师,入了仙人籍,得天师授予斩邪护法宝剑,下山云游四方。
昔衡州府湘阴地区,有野猴精和野马精为害,王恶闻知,铸铁鞭除妖,己亦身亡,玉帝敕为湘阴神,血食一方。王恶自恃有功,要村人以童男童女祭祀,扰害村民。萨真人惩罚了王恶,烧毁王恶之广福庙。王恶禀报城隍,城隍令王恶阴随萨真人,暗中察过,若有过错,允其用鞭击死真人。王恶一路寻找萨真人的过失,决心复仇。真人历过辰州、贵州、榆溪、永宁府,皆无过失,王恶无可奈何。
一日,行至曲靖,真人拾得宝珠一颗,价值连城,真人坐等失主,珠还客商。行至赛花村,坚拒美妇李琼琼的色诱,王恶大失所望,然心亦稍服。又行至西浦,埋了死于道中的老者,救了在其旁哭泣的幼童,并携之寻其父母,且用五雷法为其家驱治疫鬼。王恶暗察十二载,见萨真人乃真诚贞明之人,于是悔过,做了萨真人的从者,真人为其人更名曰王善。
为见父母及抚慰为吏和行医时误伤致死者的灵魂,萨真人携王善至酆都寻十殿阎君。在崔判官引导下,游阴司和地府,见各种轮回果报状。及游至枉死城,昔为真人弄刀笔而死者,误投药饵医死者纷纷前来索命,枉死城主乃死于西浦旷野之老者,感真人之恩,力为求免。王善受到许多孩子的袭击,这些人即是当年王恶在广福寺中的牺牲品,多亏判官的保护,萨真人和王善才被关真君带出枉死城。
萨真人回至西河,卖掉田地,以代养众鬼,在南海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萨真人修行功满。张虚靖、葛仙翁、王方平三位仙人上奏玉帝,萨真人于永泰寺中尸解升仙,领天框之职,掌天曹文簿; 王善亦被任命为灵官。
早在邓志谟写作 《咒枣记》之前,萨守坚的传说就已广传于民间。作者在序中也说:“余暇日考《搜神》一集,慕萨君之油然仁风,摭其遗事演以《咒枣记》; ‘咒枣’ 云者,举法术一事该 (即赅)其余也。”可知 《搜神》一集是 《咒枣记》之所本。《元曲选》亦收有 《萨真人夜断碧桃记》,登场的萨真人自我介绍云:“贫道幼年学医,因用药误杀人多,弃医学道,云游方外,参访名山洞天。后到西蜀峡口,遇一道人,乃虚靖天师,觑贫道有仙风道骨,传授咒枣之道,乃神霄青符五雷密法。贫道又到龙虎山,参箓奏名,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救度一切众生,遍游荆襄江淮闽广等处,……。”与 《咒枣记》的情节基本一致。关于萨真人惩戒王恶的故事,另有流传。余象斗 《北游记》第二十二回 “祖师河南收王恶”中,便收有这个故事,只是收王恶的非萨真人而已。《咒枣记》显然是根据这些传说加工创作而成的。
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卷二)。这种道乃万物之本的观点在作品中有较为形象的体现。萨真人获得了道法,便能咒枣而食,以扇治疾,起死复生,而且能够呼风唤雷,救苦救难。萨真人从张天师处获得宝剑,亦得以斩邪护法。在邓志谟的笔下,道可孕生万物,可改天换地、降妖服怪、消灾弭祸,解除世上一切灾难。
《咒枣记》也告诉人们,“道”并非人人都能修得,首先必须有先世的宿缘、前人的积善,然后要个人苦修。萨真人的前身是屠人,因后半生念佛从善,转为第二世陆右,陆右因坐怀不乱,严拒少女的诱惑,而且挖得窟金五百两,全都分给了鳏寡孤独和伤残病弱者,这样,第三世才得转生到三世种下善根的萨家。转生后,他无论当刀笔小吏,或行医治病,都是为了救人,当他发现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失误伤人的可能性,终于走上了求仙修道之路,认为只有这条路才能为百姓解除痛苦。精诚所至,他得到了道家三法宝和宝剑。此后,又经过十二年风风雨雨,天灾人祸的多种考验方才修行功满,升入仙班,正是上述思想的诠解。萨守坚是传说中的道家人物,经过几世的磨炼,诚心学道,普救众生,才得以得道成仙。作品写萨守坚,其思想结构的主导因素当然是道教思想。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由儒、释、道三家形成的共同体。这种文化结构特点在 《咒枣记》也有明显的反映,《咒枣记》并不是一部纯粹的道教小说,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和佛教报应轮回观念在作品中均有体现。
第八回写萨真人至辰州,一女子赠一萝卜,真人请女子将萝卜置于地,并取钱几文亦置诸地,各自取之。为什么这样?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第九回写李琼琼百般勾引,真人毫不为动,也体现了儒家的伦理准则。第十二回 “阴司立赏善行台,真人游赏善分司” 中把 “赏善行台”分为笃孝、悌弟、忠节、信实、谨礼、尚义、清廉、纯耻等八府,把“罚恶行台”分为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等八府,亦是按照儒家的观念来编排的。
而书首写萨真人前世为吴成,前半生杀生,后半生修行入佛,得托生到富贵之家,修来了巨富,之后又因坐怀不乱和拾金不昧的善行,才能托生到有善根的萨家,这便是佛教因果报应和轮回思想的反映。至于小说第十一回至第十三回的 “巡游地狱”所表达的思想则更是佛教的思想。而望乡台、火焰山、枪刀山、独木桥、奈河桥、八层地狱、枉死城等完全是按佛家的地狱模式来描写的。
萨守坚这一形象体现了得道成仙、信佛行善和行孝行仁的一致性。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