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名称的由来
释义

名称的由来

汉文大藏经最初被称作“众经”、“一切经”,后称作“经藏”、“藏经”或“大藏”,有时也简称作“藏”。最迟到唐朝,出现了“大藏经”这个词。这个词在梵文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原词,是一个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佛教名词。
“大”,在这儿是一种褒义,它表示佛教的经典穷天地之极致,无所不包。佛教常把只有佛才可能具有的最高智慧称作“大圆镜智”,把佛教的法身佛——毗卢遮那——称作“大日如来”,所用的“大”,都是同一种含义。
“藏”,是梵文的意译。前面已经讲过,“藏”的原意为盛放东西的箱子、笼子等器皿。古代印度的僧侣们常把他们抄写的贝叶经存放在这类箱子或笼子中,因此,“藏”也就逐渐成为佛典的计标单位乃至代名词。
“经”,是梵文sutra的意译。sutra,原意为“贯穿”,古印度佛教徒认为,用一根线绳把花瓣穿起来,这些花瓣就不会再被风吹散。同理,把释迦牟尼的言教搜集总摄在一起,便可永不散失,流传后代,所以称之为sutra。中文“经”字原意是指织物的纵线,有绵延之意。故引申为“常”,指常存之义理、法则、原则。《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传》:“经,常。”《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自来有一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认为宇宙间存在着某种终极真理。对“经”字的上述诠解,就是中国人这种心态的反映。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用“经”字来对译印度的sutra呢? 在此,释僧肇的解释可能是有代表性的:“经者,常也。古今虽殊,觉道不改。群邪不能沮,众圣不能异,故曰‘常’也。”(《注维摩经》卷一,《大正藏》卷三八第327页下)意思是说:所谓“经”,是一种永久不变的东西,尽管时间流逝,古今的情况不同,但释迦牟尼指明的觉悟真理不会发生变化。这种真理是任何不信佛的外道(群邪)所破坏不了的,即使是佛弟子们(众圣)也不能随便改变它,所以称作“常(永恒)”,也就是“经”。由此看来,中国人用“经”字来对译印度的sutra,反映出中国佛教徒对释迦牟尼及其言教的无限崇拜与信仰。
综上所述,“大藏经”这个词既吸收了印度佛典管理的内容,又融贯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情感,本身就是中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