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画《溪山楼观图》赏析 |
释义 | 名画《溪山楼观图》赏析溪山楼观图 北宋·燕文贵作 绢本水墨 纵一○三.九厘米 横四七.四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燕文贵活动于北宋初期,是在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大家之外,旁枝秀出的一杰。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说他“初师河东郝惠”,之后“不师于古人,自成一家,而景物万变。……燕家景致,无能及者”。又说他曾“隶军中”,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说他“本隶尺籍”,这就是说他当过兵,出身微贱。关于他进入图画院,有两种说法:(一)太宗朝经待诏高益推荐(《圣朝名画评》);(二)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初,预修玉清昭应宫,经刘都知推荐,补图画院祗候(《图画见闻志》)。 燕文贵擅长山水外,还精于人物画和界画。《圣朝名画评》谓其画曰:“《七夕夜市图》,自安业界北头向东,至潘楼竹木市,尽存,状其浩穰之所。”“《舶船渡海像》一本,大不盈尺,舟如叶,人如麦,而樯帆橰橹,指呼奋踊,尽得情状。至于风波浩荡,岛屿相望……咫尺千里。”这种写实画风,是难能可贵的。 《溪山楼观图》右侧山石上有细书小字款“翰林待诏燕文贵笔”。《石渠宝笈续编》、《墨缘汇观》著录,经明内府、梁清标、安岐(仪周)等递藏。印记有:“司印”(半印)、“安仪周家珍藏”、“苍岩”、“棠村审定”、“暂得于已怏然自足”、“蒋子厚氏”等,以及清乾隆诸玺和题诗。 图中层岩雄踞,山势叠起,楼观错列,杂树映掩,主峰高耸,气象严峻。山石轮廓,用粗壮浓黑线条,方曲有力,皴笔则为大小不一的短钉头,先淡墨多皴,后浓墨疏皴,偶而参以短条子皴,兼有擦笔,以表现山石的坚硬和凹凸,他貌取山的形体和厚重接近于范宽,但却把范宽谨严紧密的笔法变得相当地舒宽了。画树趋于简率,但不同于范宽的整肃,也不像郭熙那样精巧,而另具一种率真自然的情态,加上他的界画楼台,并不呆板,自构一格,被人誉为“燕家景”,看来是有依据的。 溪山楼观图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评燕文贵的画:“细碎清润可爱。然取其骨气,无有也。”此说颇可商榷,且看《溪山楼观图》和《江山楼观图》,笔墨又何尝“细碎”;在风格上与其说“清润”,不如说“雄浑”。至于“骨气”,两图并非没有,只不过稍逊于范宽。 历来士林,颇重燕文贵的山水画,多所题咏,这里试举明汲古阁本《南宋六十家集·疎寮小集》中题燕文贵《山水图》一诗: 道山堂上御府画,展卷犹能记老燕。 十日何由辨水石,千金乃可分江天。 楚湘两岸风落木,海岳三秋雁度川。 大山小山俱好隐,江南梦去曲肱眠。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