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诗句出处:《满江红》;是宋朝诗人陈三聘的作品。
【注释】:
诗文 | 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 |
释义 | 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诗句出处:《满江红》;是宋朝诗人陈三聘的作品。 斜日熔金,三万顷、棹歌齐举。风不动、采苹双桨,翠鬟相语。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鱼龙舞。到今宵、秋气十分清,无今古。君试唤,扁舟侣。来伴我,潇湘渚。共夷犹春浪,笑歌秋浦。霸越独高身退後,尘缨未濯人谁许。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 【注释】: 叹:①叹息。《诗经·豳风·东山》:“妇叹于室。”诸葛亮《前出师表》:“夙(sù)夜忧叹。”(夙:早。)②吟诵;歌唱。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春游良可叹。”《杨君石门颂》:“垂流亿载,世世叹诵。”(垂流:流传。)③赞叹;赞美。《礼记·郊特牲》:“孔子屡叹之。”④唱和;随声应和。《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清庙:《诗经·周颂》篇名。)杯:①一种盛酒、水、羹等物的器具。《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ào)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坳:洼下处。芥:小草。)杜甫《九日五首》之一:“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岂登江上台。”②量词。用于杯子。李白《将进酒》:“会须一饮三百杯。”③借指舟船。李白《赠僧崖公》:“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灜。”不:(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到:①达到;到达。《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蒙到,二郡皆服。”《史记·平准书》:“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太山。”(太:同“泰”。)②通“倒”。颠倒。《墨子·经下》:“临鉴而立,景到。”(鉴:镜。景:同“影”。)子:①孩子,兼指男女。《诗经·豳风· 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馌yè:送饭。南亩:指田地。)②儿子或女儿。《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此指儿子。《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此指女儿。③人的通称,或指男;或指女。《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过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此。归:出嫁。)④尊称,多指男子。《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非。愆qiān:错,误。)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诗经·小雅·小宛》:“螟岭有子,蜾蠃负之。”(螟蛉mínglíng:一种吃禾心的害虫。蜾蠃guǒluǒ:细腰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绅《悯农》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纪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宪宗年号。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时辰之一,即子时,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⑨利息。《史记·货殖列传》:“子贷金钱千贯。”陵:①大土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皋,如冈如陵。”②越过;逾越。《礼记·檀弓上》:“丧事虽遽不陵节。”(遽:匆忙。节:规矩。)《后汉书·冯衍传》:“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③升;登。郭璞《游仙诗十四首》之一:“临源挹(yì)清波,陵冈掇(duō)丹荑。”(挹:舀取。掇:拾取。丹荑:草的红色嫩芽。)④乘;凌驾。《淮南子·原道》:“乘云陵霄。”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⑤欺凌;侵犯。《管子·治国》:“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危:危害。)⑥磨砺。《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劲。”(劲:坚强有力。)⑦帝王陵墓。《国语·齐语》:“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陵夷]衰微。《汉书·成帝纪》:“帝王之道,日以陵夷。”台:(一)星名,即三台(六颗星)。古代以“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 (二)yí ①代词。我;我的。《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禹贡》:“祗台德先。”(祗:敬。)②何;什么。《法言·问道》:“闵氏之孙其如台?”③通“怡”。愉悦。《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刘:①斧钺一类的兵器。《尚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冕:大夫以上贵族戴的礼帽。这里指戴冕。)②杀;杀戮。归有光《论御倭书》:“自倭奴入寇,于今三年,虔刘我人民,淫污我妇女,焚荡我屋庐。”(虔:杀。)《左传·成公十三年》:“虔刘我边垂。”③枝叶剥落;凋残。《诗经·大雅·桑柔》:“捋(luō)采其刘,瘼此下民。”(捋采:摘取。瘼:病;害。)④泛;遍。《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伶:①古代指乐官;歌舞艺人。《国语· 周语下》:“问律于伶州鸠。”《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衣珠翠缇(tí)绣,连袂(mèi)而歌。”(衣:穿着。缇:丹黄色。袂:袖。)后遂指以演戏为业的人。孔尚任《桃花扇本末》:“命诸伶更番进觞(shāng)。”(更番:轮流。进觞:进酒。)②供役使的人。白居易《府斋感怀酬梦得》:“府伶呼唤争先到。”(府:府衙。)[伶俜(píng)]孤单。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伶俜萦苦辛。”(萦:围绕。)杜甫《新安吏》:“瘦男独伶俜。”[伶俐]1.聪慧;机警。曾觌《鹊桥仙》:“温柔伶俐总天然。”2. 干脆。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唤他来可擦的一刀两段,便除了后来祸患,岂不伶俐!”(可擦:象声词。)土:(一)①泥土;土壤。《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尚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厥:其;它的。)②土地;田地。扬雄《羽猎赋》:“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膏腴:肥沃。)③领土;国土。《左传·昭公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④地方;地区。《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逝:通“誓”。去:离开。女:通“汝”,你。适:往。)⑤乡土;故乡。《后汉书·班超传》:“久在绝域,年老思土。”⑥本地的;地方性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⑦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⑧八音之一。指埙一类的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⑨土地神。《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二)dù ①植物的根。《诗经·豳风·鸱鸮》:“彻彼桑土。”②古代河流名。《诗经·大雅·绵》:“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沮:通“徂cú”,往。漆:古河名。)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