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古 兴 |
释义 | 古 兴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余。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注释】 [双鬟] 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白居易《续古诗》其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金舆] 帝王乘坐的车轿。亦喻指宫闱。《史记》卷二三《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 玉趾,白嫩如玉的脚。晋王康琚《反招隐》:“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裾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 [婕妤] 《古列女传》卷八:“班婕妤者,左曹越骑班况之女,汉孝成皇帝之婕妤也。贤才通辩,始选入后宫为小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其后赵飞燕姊妹有宠……时飞燕骄妒,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皇太后于长信宫,上许焉……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园陵,薨,因葬园中。” 团扇,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絜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揺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钟嵘《诗品·汉婕妤班姬》:“《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绮。” [邺都] 指邺城。因曾作都城,故名。治所即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春秋时齐始筑。战国时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县。东汉末年曹操受封魏王,亦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后移都洛阳,邺仍与洛阳、长安、谯、许昌合称五都。《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六“相州邺县”:“本汉旧县,属魏郡。晋以怀帝讳,改邺为临漳县,石季龙徙都之,复改为邺县。冉闵及慕容隽洎东魏、高齐并都于此,其县名直至隋氏不改,皇朝因之。”“故邺城,县东五十步。本春秋时齐桓公所筑也,自汉至高齐,魏郡邺县并理之。今按,魏武帝受封于此,至文帝受禅,呼此为邺都。” 汉王粲《从军诗》其四:“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晋陆云《岁暮赋》序:“永宁二年春,忝宠北郡,其夏又转大将军右司马于邺都。” [铜台] 亦作“铜爵台”。汉末建安十五年(210)冬曹操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与金虎、冰井合称三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爵台。”晋陆翙《邺中记》:“铜爵台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水经注》卷一〇“浊漳水”:“邺城之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其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太平寰宇记》卷五五“相州”:“铜雀台,魏武帝所造,遗令‘令施穗帐朝晡,宫人歌吹,望吾西陵’。谢玄晖诗云:‘穗帐飘井干,罇酒乐平生。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云云。”《明一统志》卷二八“彰德府”:“铜雀台在漳德府临漳县治,西魏曹操筑,并金虎、冰井三台,相去各六十歩,其上复道楼阁相通,中央悬绝,铸大铜雀高一丈五尺,置之楼顶。”漳水,《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六“相州邺县”:“浊漳水,在县北五里。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以富魏之河内。后史起为邺令,又引漳水溉。邺人歌之曰:‘邺有贤令,号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泻卤生稻粱。’今天谷井堰,即其遗址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