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
释义 |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释义】 民间俗语。其意思是: 只有自己身临其境看见的,并且实地检验过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东西。 【评析】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生活中真与假的标准。 下面是 “耳闻不如目见” 的一则故事: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建立了魏国。魏文侯在位50余年,以善于用人而著称,曾任用李悝为相国,吴起为大将,曾打败秦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 (今黄河与北洛水之间)。 魏文侯十分讲求实际,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从而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有一年,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城 (今临漳县西)。临行的时侯,魏文侯嘱咐西门豹到邺城以后,要多调查研究。他说: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再走近它,走近它不如用手接触它。只有掌握真实情况,才能把事情办好。” 西门豹到邺城后,便深入到当地百姓中了解情况,严厉打击和铲除了一批为害多年的巫婆、乡绅,鼓励群众发展生产,把邺地治理得很有成绩,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