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反本质主义 |
释义 | 反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两千多年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本质主义的反动。本质主义是一座精神古堡。以它为据点,人类怀着必胜的信念,建筑了人类知识的大厦。但是20世纪以来,许多思想家发现,这座古堡已不能作为知识信念的据点,而是文化发展 的障碍。于是,反本质主义运动应运而生。在思想史上,尼采、韦伯、维特根斯坦和德里达等人都是反本质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而维特根斯坦较之于他人,有两点使他的地位高于其他人:第一,他对本质主义的反叛最为彻底,对绝对主义、还原主义和科学主义等本质主义的表现发动了全面进攻;第二,他提供了“家族类似”作为反本质主义的核心概念。此概念强调世上各种现象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普遍本质,而是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那样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在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早期阶段是一个本质主义者,狂热地要用一句话道尽天下奥秘。用他的话说,本质主义的根本特点可以一言以蔽之:渴望共性,蔑视个性。到了以《哲学研究》为代表的后期阶段,他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反本质主义之路,全力消解对共性的渴望,将目光投向了个性。他十分欣赏李尔王的一句话:我要教你以差异。这恰恰表达了对本质主义的尖锐批判。 本质主义有三种典型的表现:绝对主义、基础主义(原子主义)和科学主义。本体论上的绝对主义主张每一类事物都有惟一不变的普遍本质,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方法论上的绝对主义认为只有一类方法具有揭示事物普遍本质的奇效。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方法的迷信就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最彻底的绝对主义将本体论上的不变性和方法论上的惟一性结合起来。基础主义(原子主义)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坚信能清楚言述所言述者的根据所在,其基本思想是:语言与世界都可以分析还原为最终的成分。科学主义不顾语言的实际用法,强把一切归结为“科学方法”所处理的题材。维特根斯坦对绝对主义、基础主义和科学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它们都患有偏食病。正如他所说,偏食是一种“哲学病”:“哲学病”的一个主要起因———偏食:人们只用一种例子来滋养他们的思想。”《哲学研究》由众多案例显示的结构原来就是反本质主义的合理要求。它们力求展现的思想是:世界上没有最高的普遍本质,只有合理的家族类似;语言不依附于抽象的逻辑形式,而体现为具体的语言游戏;如果把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比做流动的河水,那么承载这些河水的河床就是相对稳定的生活形式。因此,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概念是与本质主义针锋相对的,是反本质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提出了这样的警示:不要受普遍性渴望的引诱,总是企图用一个共同的本质去统摄现象,而要仔细查究各种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似关系。 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类似”来比拟共名所指涉的现象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家族的各个成员之间不一定拥有共同(且仅为他们所有)的特征;但是,成员之间三三两两,或多或少在某些特征上会有些相同,如长相、走路姿势、腔调等等,在相似的特征中,有的明显,有的较为隐蔽;同时也很少有人与其他成员的特征完全无相似点。但人们并不难在这些非同一的特征中找出他们的家族联系。因此,家族类似不是规定事物的共同抽象涵义的概念,而是对事物间相关特征的综合,它强调相关系列性现象中各自的独特性,而作为整体的对象也是具体的整体。这就是“家族类似”的特征。家族类似概念与用共名表示事物具有同一性涵义的本质概念形成了对比。这样抽象同一性便不是普遍有效的分析方法。这是维特根斯坦对付本质主义的杀手锏。 如果说本质主义关心的是知识的完善,那么反本质主义则旨在知识的创新,它为人类重新审视世界提供了立足于生活形式之上的脚手架,呈现出了本体论的崭新境界。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