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十二)南北古刹擅风流 |
释义 | (十二)南北古刹擅风流山西广胜寺、上海静安寺为南北两座名刹,都有悠久的历史。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广胜寺发现了希世孤本《赵城金藏》,更增加了广胜寺的知名度。而静安寺由于位于繁华的上海,近代以来香火鼎盛,为人称道。 本节简单介绍这两座寺庙。 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35华里的霍山南麓。据说该寺始建于汉朝,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并以拥有飞虹塔、《赵城金藏》等稀世之作而闻名海内外。 寺院分为上下两寺,上寺建在山顶,下寺位于山麓。两寺相距约一华里,高差约160米。山下有一个游泳池大小的长方形水池,俗称海池,即著名的霍泉。泉水由山边岩中喷发而出,汇集成潭。潭边还有一个古建院落,即霍泉水神庙。 广胜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800年以前,据《广胜志》一书记载:广胜寺古名阿育王塔院,亦称俱卢舍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到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才改名广胜寺。该寺创建初期,正处于东汉后期,战乱不断,黎民不堪其苦,纷纷皈依佛门,为求精神慰籍或躲避徭役,因此寺建成后,住寺僧人不断增多,寺院规模也逐步扩大。其后历经几百年的磨难,到北周保定年间(561—565)寺宇已经圮废。 现广胜寺内多为元明的建筑,它的建筑形式与殿堂内容高度统一的造屋艺术,具有很珍贵的史料价值。 上寺规模较大,正面向南。最前面是山门,往后依次为塔院、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 山门:为屋宇式建筑,是上寺建筑群中唯一的正立面向外的建筑物。 飞虹塔:进入山门,地势突起,顺石阶而上,便进入一个17米见方的院落,因飞虹塔建于此处,故称塔院。飞虹塔据说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塔高47.31米,基座各正面的径距约为17米,全部砖砌,整体造型八角十三级,呈锥形。由下而上逐层缩微,最高层径距约为最下层的三分之一。塔底层设有回廊,回廊南面入口处,突出一间二层须弥座。二层以上,表面均镶嵌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琉璃构件。一层一组图案,色彩绚丽,图式各异。各层檐角都吊着铃,塔顶为宝瓶式。外观宝塔,雄伟壮丽,光彩熠熠。塔内构造新颖,装饰精美。底层内铸有释迦牟尼铜像。铜像顶部为琉璃藻井,雕饰着楼阁、盘龙、人物,繁饰累巧,情态逼真,呼之欲出。有木梯可攀缘而上,木梯别具一格,梯式不断变化。飞虹塔的建造工艺之精湛,在国内现存石塔中首屈一指,被推为国内第一塔。 弥陀殿:广胜上寺的前殿称弥陀殿,位于飞虹塔之后。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开门,四壁无窗。虽为明代重修,但仍保持着元代结构特点。殿内正中有明代铜铸弥陀佛像,两侧是泥塑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像。 大雄宝殿:为上寺中殿,元至大二年(1309)重建,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单檐悬山顶,殿内置佛龛,供木雕像三尊,中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为文殊和普贤菩萨。佛龛背后及两侧有清代塑造的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雕像。东壁上有彩绘天神、长老、武士像,构图严谨,笔力流畅,是一幅较好的元代壁画。 毗卢殿:为上寺后殿,元至大二年(1309)重建,明弘治十年(1497)重修。殿内神台上塑主尊三佛,侍主四菩萨。沿殿墙一周,设木雕神龛三十五阁,龛内各置一尊铁佛。龛上部墙上绘有五十三佛壁画,后壁墙上有十二圆觉菩萨画像。 上寺的飞虹塔和三大殿,随同韦驮殿、地藏殿等配殿及禅堂、客厅、方丈室、香积室等,共分隔组成七个院落,之间都是墙式屋宇隔离,僧众禅静,互不干扰,又有门相通。大小殿宇、房舍布局有序,主从分明。 下寺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弥陀殿、大佛殿。 天王殿即下寺山门,为屋宇式门厅。殿内原塑有四大天王像。殿宇造型古朴,结构严谨。 弥陀殿即下寺前殿,正面东西宽21.33米,南北进深11.66米。该殿虽经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仍保持着元代的形制。清乾隆十一年(1746)增建钟、鼓楼各一座。 大佛殿即下寺后殿,亦称大雄宝殿,重建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殿内供奉释迦牟尼、毗卢和卢遮那三世佛。三世佛两侧分别是文殊和普贤菩萨,毗卢佛前侧有胁侍菩萨。文殊、普贤菩萨的坐骑狮、象均为卧姿。殿内四壁原绘有佛、菩萨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壁画,画工精美,色彩富丽。大佛殿体形庞大,气势威严。单层屋身,出檐深长。前檐中三间为门,窗柱为古朴的直棂式,门额挂有巨大匾额,匾上“宝筏金绳”四个圆浑而有古风的柳体大字,有如画龙点睛之作,为大佛增色不少。大殿内部,梁架结构不墨守成规,采用了大胆的减柱法,殿宇外观依然端庄古朴典雅,内部却是空灵虚疏。建筑形式与佛教内质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是古典佛殿建筑的一大创新。 广胜寺自东汉建寺以来,虽几经兴废,但佛事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清王朝笃信佛教,在近三百年的时间内,对上下两座寺院的塔殿禅房都进行了多次修缮,增建了钟、鼓楼,金妆了佛像,雍正皇帝为广胜寺手书“光辉万古”的匾,悬挂在上寺大雄宝殿的门额。 广胜寺的上下两座寺院、僧伽均属我国佛教禅宗的南宗,但上寺属南岳法系的临济宗,下寺属青原法系的曹洞宗。 广胜寺珍藏《赵城金藏》,是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复刻本,因《开宝藏》在国内已失传,《赵城金藏》便成为稀世瑰宝。它是金代(1115—1234)由民间募集雕刻的,全部经卷约六千多卷。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 广胜寺始建至今的悠悠岁月中,有不少立碑记事、刻石作传的历史文献,更有不少帝王官宦、名家伟人及文人墨客到此题词作诗,书匾撰联。然而由于几经兴废,现寺内仅存唐以后的碑文五十九篇,诗词三十五首,楹联四十三副。 静安寺 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的静安寺,是我国千年古刹之一。它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初名沪渎重元寺,也称重玄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寺址在当时吴淞江(今苏州河)的沿岸,寺舍经常受到波涛的冲袭,随时都有倾圮的危险,因此将寺迁至沪南芦浦旁的沸井浜边,即现今的寺址。 根据元代诗僧寿宁所编辑的《静安八咏集》记载,静安寺在元代时已形成了八处名胜古迹,被称为“静安八景”,这八景包括赤乌碑、陈朝桧、虾子潭、讲经台、沪渎垒、涌泉、芦子渡、绿云洞。 赤乌碑:相传在吴赤乌年间创建沪渎重元寺时,曾刻碑记录其事,故名赤乌碑。 陈朝桧:相传系陈后主祯明时所植的两株青桧,种植在沪渎重元寺的大殿两旁。 虾子潭:原在静安寺前有一水塘,宋代寺僧智俨向渔者赊虾养殖,因名虾子潭。 讲经台:相传在宋嘉定年间,寺僧仲依将寺庙迁到沸井浜后,曾筑一土台,作为聚众讲经之用,据说仲依去世后其骨被埋于台旁。 沪渎垒:在东晋时为防海寇入侵,于成帝年间在沪渎旁修筑御寇垒,后世称为沪渎垒。 涌泉:寺前曾有泉水昼夜沸腾,又称沸井或称海眼,后人在井四周筑石栏保护,并在其上建亭,取名应天涌泉,有“天下第六泉”之称。 芦子渡:在沪渎垒旁,相传该地有东西芦子二城,凡渡淞江者,必由此取道,故名芦子渡。 绿云洞:是元代静安寺住持寿宁栖息之地。当时洞外有桧竹桐柏,层荫叠翠,景致怡人。 “静安八景”由于迁寺、兵火、改建等原因,大都早已湮没,唯一留存的涌泉,也在修筑马路时被填塞。但静安八景可以证明,静安寺在宋元时,其规模已相当宏伟了。到了明代洪武二年(1369),又用六千斤铜铸了一个大钟,钟上刻有上海诗人王逢的铭文,可见明代的静安寺,仍然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洪武大钟,至今完好无恙。 清初以后,静安寺又屡经兴废。直到光绪六年(1880),得到本地绅士的倡捐资助,修建工程才得以实现。清末至民国前期的一段时期内,静安寺内树木葱郁,寺宇深邃,在寺西一带,花农遍植奇花异草,姹紫嫣红,景色宜人,吸引了广大的游人。乘马车到静安寺兜风游览,是当时的时尚,此后历经战乱,寺逐渐衰颓。 五十年代初,静安寺得以修复。1953年4月,住持持松在寺内设立真言宗(密宗)坛场,复兴了中国自唐朝以来已失传的密宗。每逢春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传授密法。逢农历正月初一和四月初八佛诞日,则开放供四众参观。 静安寺的主要建筑有三座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三圣殿。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一尊弥勒菩萨像,袒胸露肚,慈颜笑面。殿内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像,人称四大金刚。当时在天王殿前的院子里,还有一口道光年间铸的大钟。 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殿,正中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双耳垂肩,口鼻端正,庄严而慈祥。殿两旁塑有十八罗汉像,个个神态生动,神采奕奕。表情不一,姿态各异。 三圣殿内供奉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佛教中称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佛教西方极乐净土的教主,相传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肋侍,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肋侍,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 在三圣殿后有一幢二层楼房,楼下为方丈室,楼上设有真言宗坛场(密坛)。坛内保存有从日本请来的十二天画像,明代绘制的佛像和金制的南天铁塔等宝物。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