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别小看十四行诗 [英国]华兹华斯 |
释义 | 别小看十四行诗 [英国]华兹华斯忘了它应得的荣誉;像钥匙一把, 它敞开莎士比亚的心扉;像琵琶, 彼特拉克的创痛靠它来抚慰; 像笛子,塔索吹奏它不下千回; 卡蒙斯靠它排遣逐客的离情; 又像桃金娘莹莹绿叶,在但丁 头上缠绕的柏枝里闪烁明辉; 像萤火,它使温雅的斯宾塞振奋, 当他听从召唤,离开了仙乡, 奋进于黑暗的征途;而当弥尔顿 见一片阴霾潮雾笼罩路旁, 这诗便成了激励心魂的号角, 他昂然吹起来,——可惜,吹得还太少! (杨德豫译) 【赏析】 华兹华斯对于英国诗歌的贡献,除了在风格上开浪漫主义先河之外,在诗的形式方面,还使十四行诗这一当时几近绝迹的诗体获得了新的生命和力量,在他之后雪莱和济慈继续发扬这一诗歌传统,使十四行诗在19世纪初年重现繁荣和光辉。 华兹华斯一生写有500余首十四行诗,他以弥尔顿为楷模,用十四行诗来表达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和记录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而且他的十四行诗也一反过去伊丽莎白时代盛行的香艳之风,显得雄浑激越,有弥尔顿式的黄钟大吕之音。他很多的十四行诗都是表达爱国主义和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独立、谴责拿破仑侵略与暴政的作品。这首诗则是诗人以十四行诗的形式来表达一种诗歌主张,表达对十四行诗的推崇以及对优秀的十四行诗人的敬意,读来情理兼具,颇富意趣。 “别小看十四行诗;批评家,你皱起双眉,/忘了它应得的荣誉”,诗的开头点明了十四行诗在当时不被重视和认可的局面。诗人随后颂扬了几位最受人仰慕和推崇的十四行诗人: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十四行诗人,他将原本从意大利传入的这一诗体发展完善,使其更为圆熟和精致(因此,英式十四行诗又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共创作了154首精美绝伦的十四行诗;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诗人,也是十四行诗走向成熟最重要的奠基者,他写过三百多首十四行诗,歌咏他对少女萝拉的爱情,这里的“创痛”就是指爱情的失意;塔索(1544—159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诗人,写过多首十四行诗;卡蒙斯(1524—1580)是葡萄牙诗人,曾长期被放逐,浪迹于摩纳哥、印度等地,创作了多首十四行诗,所以诗人称“靠它排遣逐客的离情”;但丁献给贝阿德丽齐的抒情诗集《新生》中有多首十四行诗;斯宾塞(1552—1599)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诗人,他将英式和意式十四行诗结合起来,创造了斯宾塞式的十四行诗;而弥尔顿则是华兹华斯最为崇拜和敬仰的诗人,他将十四行诗传统的爱情题材拓展到了政治、宗教等领域,诗歌格调严肃庄重,涉及与时代或人生相关的重大问题,如曾用十四行诗抒发对信奉天主教的君主屠杀新教徒的义愤和自己眼睛失明后的悲壮心情。但弥尔顿的十四行诗作并不多,仅有二十三首,所以,诗人说当他“见一片阴霾潮雾笼罩路旁,/这诗便成了激励心魂的号角,/他昂然吹起来,——可惜,吹得还太少!” 在这首几乎每一行都是“典故”的诗里,诗人仿佛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简明的十四行诗诗歌史,但这部“诗史”却是意趣横生,诗意盎然。诗人以生动的意象、优美的修辞和丰富的想象将这些诗人和他们的创作连缀起来,在寥寥十四行中神奇地展现了这一诗歌传统的浩瀚和璀璨,表达了对于诗歌传统和伟大诗人的敬意。华兹华斯认为英国诗歌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已经沦为空洞和无意义的形式,他在《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说:“已往作家的非常珍贵的作品(我指的几乎就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已经被抛弃了,代替它们的是许多疯狂的小说,许多病态而又愚蠢的德国悲剧,以及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用韵文写的夸张而无价值的故事。”而那些富有真正诗性力量的作品,则能够开启心扉、抚慰创伤、减轻愁思……能够激励黑暗中的前行,是迷雾中动人心魄的号角,这些“珍贵”的作品都与人的心灵有着真诚的交感,而这也正是这个时代的诗歌所缺乏和需要召唤的精神。 (范萍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