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初转法轮 |
释义 | 初转法轮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先想到要说法、教化㤭陈如等五人。 㤭陈如等曾与他一起修苦行,后释迦牟尼放弃苦行,㤭陈如等认为他道心不坚,畏难而退,决然分手,释迦得道时他们五人正在波罗奈的野鹿苑中盲修苦行。 据传,㤭陈如等听说释迦牟尼将来说法,深感侮辱,他们商定,等释迦牟尼来到时,有意怠慢他。 这天,容貌庄严,仪态整肃的释迦牟尼来到了鹿野苑中五人苦修之所。五人一见,不禁大吃一惊。释迦牟尼与他们一起苦修时羸弱黑瘦,几乎不成人样,而现在却是庄严肃穆,神采逼人,于不自觉中众人同时起立,施礼迎接。五人以为释迦牟尼放弃苦行,去享受饮食之乐,将永不能悟道。释迦牟尼宽厚地一笑,讲解道:“形体处于苦中时,精神会烦乱不堪;形体处于乐中时,感情易沉溺其中。所以,苦修也好,享乐也好,都不会成为得道之因。如果舍弃苦乐,依中道而行,精神才能寂静空明,修行正道,超越于生老病死诸苦之外。我遂顺中道修行,所以已经得到了正觉。”五人听后,欢喜无限,手舞足蹈,立刻拜倒在释迦牟尼面前,求为弟子,发誓永不相离。释迦牟尼继续为他们讲解了人生是苦的道理,解释了苦的原因和灭苦的方法、证道的原则,㤭陈如等人理解觉悟成了阿罗汉。这便是佛教的“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鹿野苑说法像(印度雕刻) “初转法轮”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佛教徒来说,佛教的具体内容就是“三宝”,即所谓佛宝、法宝、僧宝。佛陀悟道,“三宝”成立其二,一是佛,二是法。“法”尚未宣讲时,还处于隐秘的状态。“初转法轮”,“法宝”被宣讲出来,佛陀从此就有了自己的弟子,“僧宝”也得以成立。至此,佛教整体形态已经具备了。所以,“初转法轮”被看作是佛教成立的标志,经常被教徒们提起和怀念。 清代铜镀金法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佛陀宣讲的佛法到底是什么呢?这可以用四谛学说加以概括: 严格说来,四谛是一种把人的存在价值、道德伦理、宗教解脱融会于一体的佛教人生观。四谛即苦、集、灭、道四重真理。苦谛是佛陀对人的存在价值作出的基本判断,认为人乃至一切存在都充满了种种痛苦,表现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忧悲恼等八种。前四种是人及自然事物不可避免的规律;次三种是不合理的社会关系造成的结果;最后一种是各种心理痛苦。佛教把这八苦又归结为“五蕴盛”。这就涉及了五蕴的内容。佛教将构成人的基本因素分析为色、受、想、行、识五类,称为“五蕴”。认为人是由五蕴和合构成的,没有自己自在的本体,也没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因而,人的存在注定是苦的。这种以人自身为苦难根源的说法,明显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它决定了佛陀解决人生苦难的方法,只能是个人的精神修养。集谛讲的是造成苦难的原因。佛陀认为,人生无常无我,生必有死,没有自在的本体;但众生“无明”,即愚痴蠢笨,不明教理,处于不断的贪欲之中,造成身、口、意三“业”(即贪欲引发的各种行为)。有“业”必有“业”果,众生因而处于永恒的生死轮回之中,遭受种种痛苦。所以,由“无明”产生的种种“业”就是苦的根源要消灭“业”,就需要个人以正确的方法进行修行实践,这就是道谛的内容。道谛总括为八正道,即八种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修行方式,它们包括如下八个方面:正见(对佛教理的正确理解)、正思维(思维符合佛教规范)、正语(语言符合佛教规范)、正业(行为符合佛教规范)、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正精进(正确的努力修持方式)、正念(正确地持念佛教理论)、正定(正确地禅定)。佛陀认为,按照上面所讲的八个方面去做,才算是正确的追求解脱之道。 佛陀的这些修行主张,既不同于当时印度哲学派别之一顺世论的享乐主义,也不同于沙门传统中的苦行主义,主张采用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佛陀因而称之为“中道”。用“中道”方法进行修持,最终便能斩断业力,超出生死轮回,从痛苦中解脱。这就是佛教追求的理想境界——涅槃,也就是四谛中灭谛的内容。 除了四谛,佛陀所讲的教义还有“五蕴”、“十二因缘”等学说,其中以四谛说最能代表佛教的整体思想,其它学说则都能统摄到四谛说之中。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