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写景类·刻划细的宋词赏析 |
释义 | 写景类·刻划细的宋词赏析写景类·刻划细的宋词赏析 【依据】刻划细甚。(邵渊耀 《环林评山中白云词》 卷五) 【词例】 台 城 路 张 炎 遥岑寸碧,澄江众山外,无锡惠峰在其南,若地灵涌出,不偏不倚,外楼之正中,苍翠横陈,是斯楼之胜境也。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凭高望极。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泉源犹是故迹。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却倚阑干斜日。轻阴易失。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 【解析】 “刻划细”指文学家在创作中凭藉敏锐的艺术感受捕捉审美意象,以细致妥贴的语言刻划事物的形貌,抒写深微的感情,从而创造鲜明的形象,优美的意境,使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个问题古代诗论家论述颇多。陆机主张“穷形尽相” (《文赋》); 钟嵘倡导“指事造形,穷情写物” (《诗品序》); 刘勰标举“曲写毫芥” (《文心雕龙·物色》),其要旨皆在细致准确地摹情状物。张炎为词,尤其是咏物之作,颇具刻划功力。《南浦》 词中的“鱼没波痕圆”,“和云流出,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及《真珠帘》 中描写梨花的“东阑一枝雪”、“寂寞泪阑干”、“落寞梦中云”都是体物工细,刻划精巧的传神之笔。 这首词吟咏无锡惠峰(又名惠山) 之景。据陆羽 《游惠山寺》一文所记,惠山即古华山,周、秦时代此山东峰盛产铅、锡,到了汉代,矿几采尽,这就是 “无锡” 地名之由来。梁大同年间山中种有青莲花,因此人们将古华山精舍命名为惠山寺,寺前的曲水亭,水流九曲,潺湲而下,泉水清甘,陆羽盛赞 “惠山寺石泉为天下第二。”词的上片写远望惠山之景。词以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起笔,“奇观”是本词要表现的中心题旨。全词围绕 “奇”字从不同的角度刻划惠峰之美。首写其位置,形状之奇。极目澄江之外,群山叠翠,似一道绿色的长屏,在这 “翠屏”的凹缺之处,有弧状山峰如一叶 “修眉”隐然嵌在其中。由于地处 “澄江众山”之外,远远望去,故有 “远浮孤碧”的感受。以 “修眉”状山之形奇,以 “孤碧”状山之独翠,刻划精细而又传神。继写惠峰的色彩之奇。惠山地处澄江之外,词人用 “天影微茫”写水中倒影景象,由于山峰翠绿,云雾相缭,故云 “烟痕黯淡”。而 “不与千峰同色”一语,则是以众山为背景而突出惠山之独秀,朦胧淡雅。“凭高望极”一语将笔折回词人所在之地,抒写登楼所望的主观感受。“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用拟人手法,赋于惠峰以人的感情、知觉,化作一道冷光流入帘幕中间,真有 “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浦起龙评杜诗语) 的妙谛。从山之恋人衬托出人之爱山,从侧面描写惠峰的美妙。至 “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乃用想象笔墨写山中之寺,此乃虚写,然松树、苍石、吟僧写得真切细腻,虚实相衬,空灵而又生动,仿佛亲临其境。词人用变化多端的文笔刻划出惠峰的奇观,然后将词情转到追叙游历惠山之往事。 过片续写惠山奇观意脉,由山寺而写石泉。“泉源犹是故迹”五句写昔游之乐。用 “调水”煮茶写昔时取水煮茶之乐事,而今天的 “调水符”则闲置不用。“调水符”乃取水竹签,事见苏轼 《东坡分类诗》 卷八。“登山屐”用谢公屐的故事写昔时游山之乐,一个 “在”字亦表示闲置不用。“却椅阑干斜日”一语从往事的回忆折回现实,颓唐之态,宛然如在目前。歇拍 “轻阴易失。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绾合上片的 “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以及下片的追忆往事,写山中朝夕风云的无穷变化,流露出词人怡情山水、忘怀物我的出世情怀,余韵悠然,耐人咀嚼。这首词艺术的成功之处在写景叙事 “刻划细甚”。上片是登楼所望惠峰之景,用笔细致、真切。下片叙事,追怀往昔,委婉曲折,情余言外,充分显示了词人写景叙事的高超技巧。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