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写景类·以淡景写浓愁的宋词赏析 |
释义 | 写景类·以淡景写浓愁的宋词赏析写景类·以淡景写浓愁的宋词赏析 【依据】通过白鸥的背盟,写出自己身世之感和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不用一句直笔而收到很高的艺术效果。以淡景写浓愁,这也是辛弃疾词的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夏承焘语,《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 【词例】 丑奴儿近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解析】 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坛》)景物与感情相反而相成,这是艺术的辩证法。同样,“以淡景写浓愁”,也是艺术的辩证法。夏承焘说:“以淡景写浓愁,这也是辛弃疾词的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如《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如果说,这首词中除了写 “淡景”外,还直抒 “愁”情的话,那么,上引 《丑奴儿近》 一词,则 “不用一句直笔”而却抒发了作者 “身世之感和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罢官后闲居上饶(在今江西境内) 时。“平生塞北江南”,为抗金而奔走了大半生的辛弃疾,如今却被罢去一切官职而闲居乡中,这使他感到世事如 “骤雨一霎儿价”(突然下雨而又突然停止)一般的难料,使他感到痛心、忧伤,愁苦。但作者毕竟还是一个胸怀壮志的民族英雄,被罢官归隐后,他没有颓唐丧气,消极悲观,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安慰,他欣赏那如画般的斜阳余晖中的远树,他要在 “山水光中”度过自己闲散的岁月,他也和历史上的壮心不已的曹操,李白一样以酒“解忧”,“消愁”。作者 “午醉醒时”,只见 “松窗竹户”,又见 “野鸟飞来”,这些疏淡,潇洒、闲暇的景物,都从正面衬托了作者超世绝俗,豪放洒脱之情。可这时偏有一只白鸥飞来,它两眼看着作者,“欲下未下”。作者用 “却怪”这一词语,表现了自己感情的变化,他不像看到“松窗竹户”,“野鸟飞来”时那样感到心情平静了,他的感情潮水掀起了波澜,他怪白鸥 “欲下未下”,未能像往常一样飞落地面与他伴游嬉戏。于是他发出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的疑问。原来作者在带湖一带闲居时,曾与白鸥相处得很好,并与之结为盟友,他在 《水调歌头·盟鸥》一词中写道:“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而今天飞来的白鸥却为什么背弃前盟,不来与他一起游息呢?难道近来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要对我说吗?这里作者既暗用 “鸥鹭忘机”的典故,同时,这里又照应词的开头、暗示政治情况的突然变化。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遭到楚王的疏远,流放之后,写下了不朽的爱国名篇 《离骚》,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脩(比喻君主)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诗中责备楚怀王原先特别信任屈原,与屈原一起商议国事,可是后来却疏远了屈原,对屈原改变了态度。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献俘南归的前一阶段,还一度受到统治者的重用,被委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等要职,他还有机会向统治者进奏 《美芹十论》,《九议》 等论述北伐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可是后来由于投降派得势,辛弃疾又被罢官闲居。南宋统治者正如白鸥背盟一样,背离了抗金复国的大计; 他们也像楚怀王先是信任屈原后来又疏远了屈原一样,由信任辛弃疾转变为疏远排挤辛弃疾。这不正如夏承焘所说的“通过白鸥的背盟,写出自己身世之感和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吗? 这不正是以“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的“淡景”,抒写了作者欲报国而无路的“浓愁”吗? 在辛弃疾之前,南唐冯延巳的 《采桑子》 也是“以淡景写浓愁”的一首词。试看下阕: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以成双成对的蝴蝶,飞燕,夕阳余晖下的绿树,青苔来渲染失去情侣者的“浓愁”。再如清朝张惠言的《水调歌头》 写道:“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长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这也是“以淡景写浓愁。”这类词例还有许多,这里就不再多举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