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释义 |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注释】 弥:愈,更加。 和:随声一起唱。 寡:少。 【赏析】 宋玉才华横溢,算得上是继大诗人屈原之后鹤立鸡群的人了。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受到同僚嫉妒,有不少人说他坏话,以至楚王也为之惊动,发出了“先生其有遗行(过失)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的责问。宋玉回答说: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 面对楚襄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 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文野、深浅、高下、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的水平低。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妙,难为一般人所理解。 宋玉的回答非常巧妙,他没有一个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然特立,行为超群,并将说他坏话的人比作“下里巴人”,这些人的才调,怎么能与他同其声气呢! 宋玉采用的是先退一步,迂回曲折,委婉自陈的辩难方式,一方面衬显出他的豁达大度、机智与儒雅,一方面又展示了自己广博的学识、气度与才华。可谓一举两得。 从审美鉴赏上,这一句还触及“知音”问题:高雅的艺术作品,很难为人理解,所以知音难得。现在,也用来讽喻艺术作品太高雅,不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