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倒难与堕负
释义

倒难与堕负

倒难与堕负是正理论16个议题中的两个。而十六议题讲的是辩论技巧和规则。印度古时辩论之风风靡全印,而辩论必然要有胜负之分。这就要求有一套辩论的方法和规则加以应用和遵循。于是为适应辩论需要的正理论便应运而生了。正理论所涉及的议题有16个,旧译“十六句义”。“句义”是梵文padārtha的直译。其中“pada”有“句”、“脚步”、“部分”等义,“artha”有“事物”、“意思”、“意义”等义。这两个梵文词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复合词padārtha,其义大约相当于哲学上的“范畴”,这里译做“议题”可能更好一些。
下面对16议题(十六句义)做一简单介绍。
1)量(pramāa),推理的尺度或标准。 正理承认4种(见“正理论”一文)。
2) 所量(prameya),指感官直接感知和推理的对象,它涵括了正理论的世界观。根据正理论的世界观,它强烈反对佛教和耆那教的万法皆空和世界虚幻不实的断言,而主张世界是由极微(原子)积聚而成的真有说,但后期的正理论和胜论一样极力论证自在天(终极尊神)的存在。
3)目的(prayojana),人常为了某事而有所作为。这种“某事”称做“目的”。
4) 疑(Saśaya),犹疑不决的思想状态。 如黑暗中见一物,不知是人是杌。
5) 见边(danta),也可译做“喻”,亦即例证。
6) 宗义(悉檀siddhānta,意译“成就”),使命题得以成立的理论或论证。
7) 论式(avayava):有五,宗、因、喻、合、结等五个论支(见“正理论”一文)。
8) 思择(tark),思考揣度之义,对一未知的事物进行思考揣度而明了其真理的过程。它不同于比量,而是内心的求知活动。
9) 决断(niraya),由思择排除了错误,最后得出的决定。
10) 议论(vāda),辩论双方对一论题按照因明规则反复推论辩驳,以期辩出真似(正确或错误)
11) 诡论义(jalpa),其目的不在于辨别真似,而在于混淆是非,以求战胜论敌的论辩。
譬如,《智取威虎山》有一出杨子荣舌战小炉匠的戏。当小炉匠在议会厅面对座山雕指着杨子荣说:“他,他,他不是……,”意思是说他不是我们的人。杨子荣正当他说到“他不是”这个当口,立即反驳道:“是你的不是,还是我的不是……”一下子就将被动转化为主动。这样的论诘方法称做“诡论义”,其目的在于混淆视听。
12) 坏义(论诘)(vitaā),目的在于攻破敌方,而自己不立义的辩论。
13) 似因(hetvāfhāa),不能使宗得以成立的理由,共有5条:不定,相违,所立相同,立论相似,过时。
14) 曲解(chala),故意误解敌方之言,使其堕于失败。
这里再举一个佛教高僧战胜外道的论辩事例:大约于3世纪,南印度有一位佛教高僧名Deva,音译“提婆”,意译“天”(即天神之意),出身于婆罗门家庭,为古代印度佛教思想家。他继承了龙树的学说,宣扬大乘佛教中观派教义,遍游印度各地,破斥小乘,折服外道。有一次与外道高僧辩论,双方坐定,外道首先发难:
“你是谁?”
“是天。”提婆答道。
“天是谁?”外道的意思是天的本质是什么,提婆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答道:
“是我。”
“我是谁?”外道的意思仍然是问关于“我”的本质,如是灵魂?是物质? ……然而,提婆仍然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回答说:
“是狗。”
“狗是谁?”
“是你”
循环往复,外道挨骂受辱无言以对。根据“堕负”一条规则,宣告外道失败。
15) 倒难(jāti),利用与宗无共存关系的因或喻等使敌宗呈现出谬误的发难。此亦称“戏论”,即用类似开玩笑的方式使敌论归于失败。如敌方: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我方:声是常,所闻性故,如罐。后者抓住了所作性与无常的共存关系还有待于证明的漏洞,提出了“所闻性”和“罐”。它们之间的不共存关系也没有得到证明。所以,后者抓住对方的漏洞给对方开了个玩笑。
16) 堕负(nigrahasthāna),是为辩论失败所规定的标准。辩论者不论何方,凡进入这一规定的即告失败。如辩论中无言以答或不了解对方论义等,都算失败。
如前所述,正理——胜论的认识论和逻辑是经验主义的,他们承认客观世界以及反映客观世界知识的真实性,但后期的整理——胜论却用逻辑来论证自在天的真实性,因而蜕变成了有神论的附庸。他们的逻辑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其信仰者辨别真伪,以打破将非我视为我的糊涂观念为最终的解脱扫清道路。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5: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