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体:

①身体的总称。《战国策·赵策四》:“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郄(xì)也。”(郄:同“卻”。指生病。)②身体的一部分。《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分解(肢体)。《孔子家语·问礼》:“体其犬豕牛羊。”④体统;体制。《公羊传·文公九年》:“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⑤体裁;书写形式。《文心雕龙·辨骚》:“扬雄风味,亦言体同《诗》《雅》。”⑥本体;实体。《后汉书·独行传序》:“以其名体虽殊,而操行俱绝。”(名:名分。操:操守。绝:高超。)⑦依照;效法。《淮南子·本经》:“帝者体太一。”⑧亲身观察体验。《宋史·张俊传》:“帝曰:‘群臣谓朕待卿独厚,其仰体眷怀,益思勉励。’”(眷怀:眷顾之情。)⑨体谅;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礼记·中庸》:“敬大臣也,体群臣也。”⑩领悟;体现。《庄子·刻意》:“能体纯素,谓之真人。”(11)亲近;连接。《礼记·学记》:“就贤体近,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了:

①完毕;结束。王褒《僮约》:“晨起早扫,食了洗涤。”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②了解;明白。《太平广记》卷十引《神仙传》:“熟研之此经,所疑皆了。”(熟研:仔细研究。)③副词。全;完全。用于否定句。《世说新语·言语》:“了无遽(jù)容。”(遽:恐惧。)《世说新语·雅量》:“了无恐色。”④聪明。《后汉书·孔融传》:“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⑤了断;决定。《尹文子·大道上》:“非己所独了。”

了无:

毫无,全无。《世说新语·雅量》:“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王戎)湛然不动,~~恐色。”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萦:

①缠绕。《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jiū)木、葛藟(lěi)萦之。”(樛木:高木。葛藟:葛蔓。)②回旋;弯曲。李白《东鲁门泛舟》:“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③系缚;牵挂。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曾是萦旧想。”

澄:

(一)①水清。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千里澄江似练。”(练:一种白色的丝织品。)②静;使安静。吕岩《水龙吟》:“万事澄心定志,聚真阳、都归一处。”(真阳:即真阳之气,是道家追求的。) (二)dèng 澄清。让液体中的杂质沉下去。《三国志·吴书·孙静传》:“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yīng)缶(fǒu)数百口澄水。”

湛:

(一)①澄清。吴均《渌水曲》:“香暖金堤满,湛淡春塘溢。”也指明亮。瞿佑《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容貌红润,双瞳湛然。”②浓重。潘岳《藉田赋》:“若湛露之晞朝阳。” (二)chén ①沉没;淹没。《汉书·扬雄传》:“默而好深湛之思。”②深沉。张敬修《太师张文忠公行实》:“及上在亮(liáng)阴,太师湛静沉默,声色不露。”(文忠:张居正谥号。亮阴:指帝王居丧。) (三)dān ①快乐。《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和乐且湛。”②沉溺。《诗经·大雅·抑》:“荒湛于酒。” (四)jiān (煎)。浸;渍。《礼记· 内则》:“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

证:

①证实。《论语·子路》:“其父攘羊,而子证之。”②证据。《盐铁论·遵道》:“商鞅有独智之虑,世乏独见之证。”③验证。《楚辞·九章·惜诵》:“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④谏诤。《战国策·齐策一》:“士尉以证靖郭君。”⑤病症。后作“症”。《列子·周穆王》:“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

参:

(一)can ①[动]参加,参 与。《荀子·强国》:“与之~国政,正是非。”②通“骖”。[参乘]1. [动]在车子右边陪乘。《史记·文帝本纪》:“乃命宋昌~~。”2. [名]在车子右边陪乘的人。《鸿门宴》:“沛公之~~樊哙者也。”③[动]检验。《韩非子·显学》:“无~验而必之者,愚也。”④[动]下级谒见上级。《战国策·秦策四》:“臣之义不~拜。”⑤[动]并排站着。《论语·卫灵公》:“丘则见其~于前也。”(二) san ①[数]通“三”。三分。《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国之一。”②[数][参伍]三与五。表示错综复杂。《周易·系辞上》:“~伍以变,错综其数。”(三) shen ①[名]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诗经·召南·小星》:“维~与昴。”②[名][参商]参星与商星。因两者不会同时出现于天空,故借以比喻彼此分离,不能相会。曹植《与吴季重书》:“别有~~之阔。”

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诗文 体了无萦,澄湛证参同。
释义

体了无萦,澄湛证参同。

“体了无萦,澄湛证参同。”诗句出处:《江梅引九首》;是元朝诗人王吉昌的作品。

浩然气动混元功。契修崇。运清风。透彻三关,上下自然充。腠外浮游收入内,尽一指,都归玉路中。神迎天谷傲晴空。养冲融。得疏通。体了无萦,澄湛证参同。物我两忘真豁畅,无为理,至圆成显圣功。

黄裳元吉纵金风。击疏桐。退残红。万物归根,祖意证圆空。兀兀时当明西令,黄菊绽,秋香满玉丛。登高圣会兴无穷。燕金翁。聚仙童。爽气盈襟,沉寂内灵通。高傲无为真自乐,显本体,振巍巍,万古雄。

景忘情灭万缘疏。览涤除。道情舒。把握权舆,神息动徐徐。将养灵台山岳静,常默默,调神定有馀。森罗真境傲华胥。显元初。妙如如。无像堂堂,模样契冲虚。飞舞游嬉无*碍,狂歌咏,恣欣欣类接舆。

灵襟澡雪蔑尘污。幻形刳。外容愚。恬淡场中,驰骤道情娱。一气制神神酩酊,乘醉舞,金童玉女扶。玄机真造志勤劬。蜕凡躯。入虚无。恢廓圆明,性月一轮孤。冷浸禅天风雾静,冰肌彩,傲澄澄晃玉壶。

四肢气散失根芽。作神邪。发空华。异物千般,目下乱如麻。一切圣贤随意现,总变化,都因一念差。不知心病尚强夸。景无涯。事为嘉。特昧玄通,道眼被尘遮。不作真禅成魔境,阴阳隔,看如何炼玉砂。

万斜不作一灵孤。妙容模。契虚无。觉海纵横,独耀越骊珠。云静水寒无点翳,清净体,穿山透壁殊。无人野上傲双凫。奋天衢。玩仙都。一点圆明,变化不能拘。腹实冲和怀美玉,密藏匮,更不求善价估。

无明咬断契真修。度春秋。志清幽。江月光飞,冰彩耀神州。万劫云收明祖意,胥毛剔,齐偕万事休。混融性命妙机投。两绸缪。恣神游。湛湛真空,天地彀难收。通变冈极非内外,太虚体,廓元初,气艳浮。

玄珠吐瑞电光飞。透帘帏。绕璇玑。倒卷黄河,风浪涌神威。子后六爻阴复降,成七返,仙童展羽衣。浩然恬养道巍巍。主无违。客同归。不见元初,万象境依稀。湛人希夷常默默,全体露,证鸿ㄨ,一点辉。

猿颠马劣论修真。最艰辛。道难亲。要个惺惺,慷慨脱凡尘。推倒恩山心裂碎,乐云水,归依德有邻。坎离真造养元神。曲江滨。药苗新。酝就琼田,富国已安民。壮观九阳玄体健,挥法界,表巍巍,道化纯。

以上王吉昌作品《江梅引》共9首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