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伯夷叔齐
释义

伯夷叔齐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白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死。
伯夷、叔齐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清高之士。他们本来是殷商时代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第三子。彼此互让王位,结果将王位给了老二,他们二人一同到了周文王那里。谁知文王已死,武王即位,随后便兴兵讨伐纣王。伯夷、叔齐认为这是犯上作乱,坚决反对。商亡以后,他们便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充饥,做商朝遗民,最后饿死山中。
对于他们不食周粟,孔子、孟子都曾极为推崇,认为伯夷,叔齐是“古之贤人”。后代许多人也都称赞他们道德高尚,节操坚定。但是,他们的故事具有悲剧性,他们的不食周粟这一行动本身又隐含着一种不合理成分。纣王横行无道,周武王讨伐他,代表着正义。伯夷、叔齐却从一种超脱了任何现实条件的抽象道德原则出发来行事,忠于商纣,反对武王,这是十分迂腐的。另外,他们选择来作为抗争手段的不食周粟本身又缺乏真正的对抗性,甚至隐含着内在矛盾。这就又增加了几分可笑的成分。从这方面说,他们的故事又是喜剧。
本篇作品正是用喜剧的方法来处理这一故事的。二人不食周粟,每天采薇而食。乍一看,这是十分清高的行为。但是王摩子进山说了句极为尖刻的话:“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这就把他们行为的自相矛盾揭露出来。一件清高的事却隐含自我矛盾,这种反差,透露出一种嘲弄意味。然而作品并没有罢休,下边又采用一种近乎荒诞的情节进一步讽刺他们,这就是白鹿事件。天公怜惜这两位清高之士,派了白鹿用乳汁喂养他们。不料这二位饿了七天之后竟然不满足于吃鹿乳,还贪心想吃鹿肉;而鹿竟然洞悉了这二位高人的恶意,“不复来”,结果二人只好饿死。构想如此,该是多么大的讽刺!
但是,作品对于伯夷、叔齐绝不是否定的态度,所以并没有一味讽刺。伯夷、叔齐并没有放弃自己不食周粟的信念,最后殉身于自己的理想。作品如实地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二重性揭示了出来。
伯夷、叔齐生前的一切都呈现出荒诞,而他们死后却获得很高的荣誉,这构成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说明他们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从物质到精神都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活着反而不如死去。一对举世公认的品行高洁的兄弟落得如此下场,是一个极大的悲哀。作者似乎意识到了讽刺他们是过于苛刻了,所以他点明王摩子的话是刁难,一个“难”字把王摩子那句貌似客观的话的尖酸刻薄性质暴露无遗。作者对于伯夷、叔齐二人命运的这种悲哀感,正是对他们行为的悲剧性的最深刻的肯定。
作品生动地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复杂性表现了出来,显示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