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伤谢朓》(沈约)
释义

《伤谢朓》(沈约)

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

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沈约一共有《怀旧诗》九首,都是感怀当时文坛亡友的,如《伤王融》、《伤虞炎》等。这首《伤谢朓》诗即是其中的一首。比较而言,此诗最为著名,历来广为各种选本所青睐。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以诗的形式,正确评价了谢朓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对这位文坛奇才过早地死于非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感伤。

沈约雅爱谢朓的五言诗,他经常赞叹:“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见《南齐书》)此诗前四句就是这一高度评价的具体化。“吏部”,指谢朓。谢朓仕至尚书吏部郎。文峰,一般解释为文坛。沈约认为,谢朓才华杰出,荦荦独占文坛鳌头,具有很高的地位。这是因为,其诗之“调”与“思”都与众不同。诗思高华,追风逐云,灵秀而飘逸,固非常人可以攀比;而诗的铿锵音调,优雅动听,都堪与音乐之声媲美,犹令人赏心惬意。这里的“调”,已不仅仅是指诗的自然音节,也兼指沈约、谢朓等人率先追求的诗的人工音律,即声律。沈约醉心于追求诗的声律之美,他著《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谢朓、王融等人积极响应,身体力行,把沈约的声律说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开创了风靡一时的“永明体”。沈约和谢朓都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而“永明体”实际上成了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桥梁。由此可见,在对诗的“调”的认识与追求上,他们是灵犀相通、默契一致的。所以,沈约这里称赞谢朓诗“调与金石谐”,确是知音之评。陈祚明云:“三四(按指本诗三四句)颇能貌宣城之诗,调谐言其工稳,思上言其遒拔也。”(《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足见此评是得到古人首肯的。

后四句对谢朓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陵霜质”指不畏严霜、不惧强暴的品质,“尺璧”指径尺之璧,喻人才之稀有难得。沈约这里先盛赞谢朓品质高洁,接着一曰“忽随人事往”,“人事往”指非自然死亡,而“忽随”二字更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意味,暗示谢朓是死于非命;二曰尺璧之质而与丘壤同污,埋没于地下,实在可叹可惜。这样,诗人便在这里着意造成了品质之优秀和生命之短暂的反差,由此发抒出对谢朓不幸遭际的无比惋惜之情,感情激烈、发露,溢于言表。

据史载,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篡,江祏等佐助之,派刘讽去拉拢谢朓,许以高官厚禄,谢朓惧事不敢应。后萧遥光又使谢朓兼知卫尉事,谢朓更加害怕,便将此事告诉左兴盛等人。结果被江祏探知,使御吏中丞范岫奏收谢朓,下狱而死。当时谢朓才36岁。可怜一位杰出的诗人,就这样被宦海波涛吞没了。沈约深为这样一位文坛奇才过早地死于非命而感到惋惜和痛心,所以,才能写下这首声情并茂、言浅意深的好诗。

爱其美才而悲其横死,是此诗的主旋律。全诗评骘公允,不谀不贬,因而成为品评谢朓的千古不易之辞;真情率意,不假雕饰,因而又是千古悼亡怀友的传诵之作。千载之下,读之犹感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