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释义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意思】蜡烛真像有心人一样,还懂 得依依惜别,替离人流泪到天亮。 【鉴赏】桌上的蜡烛仿佛也在为我们的离别而痛心,替我们流泪到天 亮。诗人不直言离别愁思,而是借物抒情,使离情更为悲戚。之所以说蜡 烛有心,是因为蜡烛中间有一根灯芯,诗人在诗句里面巧妙地将蜡烛的芯 比喻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因为要和自己心 爱的人分开,所以蜡烛也替他们的分离流泪。“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 二字,使蜡烛更加富有情感,同时也更加能表达出二人的难舍难分之情。 “到天明”又点出了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进一步表现。 【评析】出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之情。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蜡烛写成“有心惜别”。因为送别的宴会进行了一夜,所以照明的蜡烛也便“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移情于物,以垂泪惜别的心情观看周围的一切,因此蜡烛也在垂泪了。想象丰富,联想自然,细腻、含蓄而动人。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烛光之夜的 离愁别情。[例]我将眼睛闭起,想象在 一间小房之内,两人面对面俯首坐着, 黯然无语;时间是深夜,空气极静谧,灯 油尽了,台上只有一只洋烛,被从没有 关紧的窗隙中透进的夜风吹得火焰摇 摇不定,一颗颗的白热的融蜡只是从上 面继续的淋下……啊! 蜡烛有心还惜 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叶灵凤《惜别》) 【全诗】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与妙龄歌妓作别时留恋的心情写照。 【注释】 ①尊:同樽,酒杯。 ②心:烛心,亦喻人心。泪:烛泪,亦喻人泪。 【全诗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诗作。诗人与情人感情很深,却总觉得无论怎样做都无法表达自己的多情;明明是多情,却因某种原因不得不与之分手,所以诗人说“多情却似总无情”。这是诗人与恋人分别时最真切最痛苦的内心感受,是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熔铸出的诗句。“唯觉樽前笑不成”,因感伤离别,诗人挤不出一丝的笑容,然而诗人又是多么希望自己能举杯与情人笑别,使情人高兴啊! “唯觉”二字将诗人矛盾的心理刻画得委婉尽致。最后诗人触物生情,说那蜡烛都在为自己与恋人“垂泪”,用拟人化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这首诗语言流畅精练,情致缠绵婉约,意境深沉幽远,堪称言情佳作。 “多情却似总无情”,也许诗人爱的太深,太多情,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足以显示出来,与所爱人不得不别时,却默然相对,倒显得彼此无情了。因与心爱之人分别,为不让她伤心,所以故作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与心爱认别离时,因多情而故作无情,因故作无情而想强作欢笑,因为太多情又不可能强颜欢笑,诗人不忍离别,心绪纷乱。这种错综矛盾的心情便是诗人当时的感受。 以如此复杂的心情看东西,倒觉蜡烛有情,烛之“蕊”也让诗人以人的感情而化为“心”,“替人”指蜡烛通人情在代人流泪,也暗指人由于太多情而流不出泪来了只好借蜡烛之泪来寄托伤心的感情,恍忽中把烛泪当成了己泪。“到天明”又点出告别时间之长,足见诗人不忍分离之情。 这首诗感情深沉真挚,用语精炼流畅,清爽俊逸,情思缠绵悱恻,意境深远,余味悠长。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