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伐交 |
释义 | 伐交指通过外交途径破坏敌人与其盟国的邦交,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 春秋时期,公元前630年,秦国与晋国联军围攻郑国。在大军压境的危急情况下,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大夫烛之武以利害得失说服秦穆公退兵。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国超越晋国去攻打郑国 (指从地理位置说,秦国在西面,晋国位于秦国与郑国之间,郑国在晋国东面),这是帮助别人扩张领土,郑国灭亡了,晋国会更加强大,对秦国有害而无利。而且晋国兼并别国的野心是无止境的,今天东攻郑国,明天必然会向西攻秦国,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请大王仔细考虑。这番话打动了秦穆公,立即与郑国结盟,拆散了秦国与晋国的联盟。秦国不仅撤退了包围郑国的军队,还留下一部分兵力与三员大将帮助郑国防守国家。这样,晋国围攻郑国的军队也不得不撤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目标是先吞并欧洲,进而称霸世界。但又害怕暴露了自己意图,欧洲各国会联合起来,群而攻之,于是施展外交攻势,利用西方盟国一些政治家绥靖主义政策,大谈和平解决各国间争端,以对欧洲国家各个击破。希特勒先利用英国自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弟企图牺牲小国、保存自己的政策,并吞了奥大利,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又利用英、法当局“祸水东引”、让希特勒军队去进攻苏联的心理,用闪电战占领了波兰。德军占领了波兰后并不马上去进攻苏联,而是调转枪口先占领北欧,然后横扫西欧、轰炸英国。希特勒还于1937年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麻痹了苏联,使苏联在1941年6月,当希特勒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时,军事上准备不足。希特勒在发动侵略战争初期之所以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与他的外交攻势是分不开的。 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特殊手段,外交斗争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战线。因此,在对外战争中,伐兵离不开伐交,伐交能取得伐兵中难以取得的成果,甚至会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任何国家都应重视外交斗争。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