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于南国岭海区的文化叠置 |
释义 | 于南国岭海区的文化叠置粤文化区,大体上指古来南越人生息的地理范围,古称南海,后称南粤,“南粤”原为南越族之异写。它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边隅,境内丘陵遍布,河川纵横,河谷与平峒穿插在山水之间。但岭南山高一般多在千米以下。其气候大部分属于南部亚热带区,北回归线横贯其境,而粤西南区则伸展入北部热带范围。这里的海岸线漫长,多岛屿和歧海,故向来有“岭海”之称。自古以来,其地居民惯于山处水行,善于耕作水稻,捕捞鱼虾,并一向与海外交往频繁,因而种族混杂,珠江三角洲尤其如此,又特别以广州而外的一片为甚。粤文化区古来地广人稀,是华夏先民与亚洲东西各古族不断融成一体之地。 公元前214年到196年间,这里先是由南越王立国奠基,其本土范围相当于今日广东省境内除揭阳至潮州的粤东北一角而外的全部地区,加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梧州至贺县,玉林至贵县,以及钦州与合浦(古廉州)一带。粤文化区的居民普遍使用汉语粤方言,或称粤语,即俗称之广东“白话”。因它以广州话为标准,故又统称为广州话,也曾旧称之为广府话。但位于全粤区各地的山区,则多有说客家方言“崖话”者。在海、陆丰至惠州的滨海一带,以及阳江以西至湛江的滨海地带,其渔民或半农渔民,则说“海话”,或称“福佬话”。与此相近的整个雷州半岛,都说“雷话”,俗称“黎话”或“俚话”。其实“海话”、“雷话”都是闽南话的某种变体,也都可以统称为“福佬话”。 粤音乐文化区与客家音乐文化区在地理范围上的交错重叠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在粤区内,大部分说闽南方言系土话的居民,其族源成分及其传统音乐文化的构成,与闽音乐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并不能把它们纳入闽音乐文化体系。 粤文化区,史称之为南海。《读史方舆纪要》所载:“有五羊衔萃(穗)于楚亭(庭),遂增筑南武城,周十里,号五羊城。”因之,今广州市又别称五羊城,简称为“穗”。五羊者,实指五支羌人部落,他们以羊为图腾,并带来了江浙与两湖(鄱阳、洞庭)地区成熟了的水稻耕作文化,这就是衔穗而降这一神话的实质内涵——古代番禺人的南迁历程。番禺人原为西北羌人,由青海而河北而山东,再南下吴越与扬越地区,继而辗转南下,最后在富饶的珠江边定居,因此广州曾名番禺。秦汉时,由秦军南下将领河北人赵陀在南海创立南越王国,自称南越武帝,以番禺作为国都,并扩建了南武城,继续开拓了南越疆土,执行着“和集百越”与发展农耕的政策。汉武帝时,南越国灭亡,其地则改制为中国郡县。南越国历时五世共九十七年,在其本土上就奠定了今日粤文化区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基调。 粤文化的粤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意为求雨的祭祀歌舞,即“雩祭”。《公羊传注》中云:“舞而呼雨,故谓之雩。” 由于越人种植水稻需要有充沛的雨量,因而盛行着雩祭。 粤文化区的水稻耕作文化,既继承了于越和吴越的技术成就与文化传统,又继承了扬越的畜力耕作和铁农具的使用,所以当今的粤文化传承可以称之为“百越潜流”。这一潜流在民间风俗、民间歌舞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例如:在粤区中流传广泛,而尤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盛行的“跳禾楼”及其“卖鸡调”,以及东江一带的“唱花朝”及其“鸡歌”,就是源自于越的“鸟田”、“冶鸟”等“越祀之祖”的文化传承。此外,以粤北连州与南雄两古道口一带流传最盛而遍及全粤区的“唱春牛”,也是周秦以来由大越扬越所起始的畜耕文化的遗响。其中除了有“耕牛”、“铁梨”等主要的道具的使用外,还有关于十二节令农耕项目的教导内容。这正是南越国建立后,重要经济活动的记录。粤文化区内还有很多远古中国先民音乐文化的遗存,如“高棠歌”、“月姐歌”、“鬼儿腔”、“大棚腔”、“雷州歌”等;又有许多中古时代中原文化的遣音变体,如“木鱼歌”、“南音”、“梆黄腔”、“大调、小调”、“牌子、谱子”等等。所以,在粤文化区内古往今来、东西集萃,其文化积淀是极为深厚、多样的。粤文化不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而且也积淀着中华古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之一。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