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暗式拈连
释义

二、暗式拈连

是一种形态不完备的拈连,一般是拈连的引导部分(甲事物)被省略,或引导部分中,拈连使用的词语被省略掉。
41. 母亲一把大剪刀,仿佛裁掉了我童年的忧伤,给我剪出一个原来如此瑰丽的世界。(阿紫《战争·我正当童年》)
评析 此例省略了引导部分,即甲事物“裁剪衣服”,直接描述乙事物“裁掉了我童年的忧伤”,“剪出……瑰丽的世界”,是一种不完备的拈连形式,称作暗式拈连,有人又称之略式或简式拈连。这种拈连形式,简洁含蓄,结构紧凑,自然流畅,具有独到的艺术表现力。
42. 烟雨里,我来过古渡口,
黄河啊,可否借我一只羊皮舟?
我知道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
千百年岁月泻如流;
这渡口上的一支篙,
撑过多少忧和愁!

(李瑛《过黄河渡口》)


评析 写黄河渡口不说“撑船”,却说“撑过多少忧和愁”,新颖别致,显示出作者奇特的构思,引发人们从古渡口去联想黄河乃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作历史性的回顾,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容量。
43. 乡愁这支歌
震荡耳旁
吟虽无味
嚼能生香
我把家乡的榕叶
卷成青笛
轻轻地吹
竟吹出个铅球般的惆怅……

(张诗剑 《乡愁》)


评析 “乡愁”之情,人皆有之,可是经过诗人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似乎有了更新、更深的蕴含。由榕叶卷成青笛,轻轻地吹,“竟吹出个铅球般的惆怅”。作者巧用拈连和修饰式比喻手法,将隐秘于内心的情感化为鲜明的形象,使读者体会到 “乡愁”的滋味。
44. 青城山的幽,是从那浓重浑厚的绿色中诞生、成长起来的。绿色是幽静的母亲; 幽和静是孪生姐妹。难怪鸟儿从这里飞过,羽毛似乎也变成了绿色,眼下的雨,也变成了淡的绿丝,魂儿般地牵扯着人的感情,并从那里牵扯出一串难收的幽思来。(邓洪平《青城雨幽幽》)
评析 “眼下的雨,也变成了淡的绿丝”,这是暗喻,将自然景物化为蕴含情感的 “丝带”,于是顺势拈连出 “牵扯”一词,再与“感情”、“幽思”组合,创造出令人赞叹、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人们可以由此而进一步体味“青城山的幽”的特殊韵味。
45. (他)是陷入了一个囚笼,可又看不见构成囚笼的铁栅。一只拳头击出去,击中的也只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空气。是的,他得罪的是一种空气,他得罪的是一种势力。(张中海《强龙之舞》)
评析 拈连的引导部分“得罪人”被省略,但绝不影响人们对他何以陷入无形的囚笼的原因进行探索。相反,人们从拈连修辞的提文中更深切地认识到腐败作风如同空气无处不在,其邪恶势力足以左右一方,足见其危害之烈。
46. ……她用一种优雅的、有少许玩世不恭的语气轻声对祁梁说: “看看我的刀工有没有长进?我现在可不光是削苹果了,如果我愿意,我将雕琢生活,雕琢人。”不知为什么,她垂下眼皮,竟然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张笑天《相会在西半球》)
评析 “削”需用 “刀”,由此拈连出“雕琢”一词,产生“雕琢生活”、“雕琢人”的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复杂的心理世界:由于艰难的生活历程的折磨,她对人、对生活有了深层感受,她要从受命运摆弄的被动状态中挣脱出来,成为驾驭生活、驾驭人的强者。然而面对昔日的恋人祁梁,也难免透露出一些怅惘和玩世不恭的做作之态。
47. 塞北的天有多高,
塞北的地有多大,
人们说起它的气候,
只有用摇头表示回答。
说天热,沙上烤烂肥羊肉,
说天冷,冻掉条条狼尾巴,
“现在比过去好多了。”
答话的却是个 “娃娃”。
她还等着妈妈做的小花袄,
从江南走到阴山下,
头巾下裹一脸青春,
为祖国愿来受风吹雨打。

(李瑛《娃娃》)


评析 “头巾下裹一脸青春”,这里用的是拈连词语的比喻义。将前面的引导语“裹着头”省去,属暗示拈连。不仅表现了支边青年青春洋溢的神态,而且透露出她们为建设祖国边疆不畏艰苦的刚毅和自豪感。
48. 糊,糊,一糊就是二十五年。糊闭了妈妈早已半瞎的双眼,糊完了他本该是活蹦乱跳的青春。一九五八年,火柴厂突然宣布下马,连他送去的最后一批盒子的工钱也不能支付。(李康美《战栗》)
评析 在引导语中省略了宾语“火柴盒”,直接用被引导部分“糊闭了……双眼”、“糊完了……青春”,这种述宾式略式拈连,充分利用了上下文的联系,并在文后点题(火柴厂突然宣布下马),不仅未损害文意,而且使表达流畅、严密、曲折含蓄。作者把借以糊口的报酬,极其菲薄的劳作同妈妈辛劳的一生联结起来,创造出一种深沉苍凉的艺术氛围,令人深思。
49. 天光还早,
火一般红云露出了树梢,
不住地燃烧,不住地流动;
黑漆漆的大路,
照得闪闪烁烁的,有些分明了。

(朱自清《韩伯画往俄国》)


评析 “火一般红云”属修辞式比喻,即“红云如火”。由此拈连出 “燃烧”、“流动”二词,用以描写朝霞的鲜艳,壮丽,瞬息万变的景象,十分传神。突出了特征,写出了动态。
50. 我们这民族是一个一贯很会玩,很精于玩的,玩古董,玩蛐蛐,玩小脚,玩花鸟……什么都玩遍了,什么都会发腻的。如今,改革开放期间,竟然麻将“风”起,多少人又玩麻将成 “疯” 了!四个人围坐一张方桌,稀哩哗啦,倒下去,“和啦! 赢啦!”何等快乐!
三思啊,人们,不振作,不思考,不革新,醉生梦死地何等快乐,那确会稀哩哗啦“糊”倒下去的。

(《上海文化艺术报》1988年1月22日)


评析 “糊”与“和”谐音,语意双关,既是玩麻将的术语,又是一些人迷濛、糊涂的精神面貌。拈连与双关修辞的巧妙结合,揭露了某种人情世态,令人警醒,耐人寻味。
51. 不过,这一切他都顾不得了! 他啃噬着贫穷,啃噬着愚昧,啃噬着封闭,啃噬着保守,啃噬着专制……他啃噬得有些疯狂,有些丧失理智。(张中海《强龙之舞》)
评析 动词“啃噬”的对象常常是具体食物,这里略而不写,有意将它和“贫穷”、“愚昧”、“封闭”、“保守”、“专制”这些本不可联系的抽象的词语组合,造成了一种庞大的气势,表现出改革者在一切恶势力面前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劈波斩浪的气概。
52. 范萍站在阳台上向他招手,他也觉得稀奇,当年投身于革命洪流的人,怎么会流到这里来的?那洪流还在奔腾咆哮,穿过石门险阻滚滚向前,可是这里却听不到一点声音。(陆文夫《一路平安》)
评析 例中的 “洪流”既指“人流”又指“河流”,前者所用的是比喻义。作者由河流的“奔腾咆哮”联想到昔日的革命生活。顺势拈出 “流”字,表达了人物的疑虑和思索。这个“流”字已失去往日的波澜壮阔、沸腾激昂的色彩,变得无声无息,随波逐流,令人想到人物动荡变化的人生遭际。暗式拈连使得抽象的叙述形象化,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53. 今天又看见了所谓 “汉出” 的《人间世》的第二期,卷末写着“主编史天行”,而下期要目的豫告上,果然有我的《序〈孩儿塔〉》在,但卷端又声明着下期要更名为《西北风》 了,那么,我的序文,自然就卷在第一阵《西北风》里。(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
评析 先将杂志名 《西北风》曲解为自然界的“西北风”,然后拈出动词“卷”,作 “我的序文”的谓语,自然巧妙,幽默风趣,充分体现出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风格。
54. 黄昏在连绵的可恶的雨声里很快的流过去,我们无心做饭,呆坐着或是无意义地踱着步。金小妹的不幸的消息并没有使我感到什么大意外,我们在老胡被难的时候就料到有这一天的。我们所愤怒的是这沉重的闭闷的空气,这足以使人窒息而死的空气…… (王酽《曙》)
评析 “黄昏”和 “雨声”分属甲、乙两事物。因为 “雨”是流动的,所以顺势拈出 “流过去” 一语,运用于 “黄昏”上,将无形的时间概念化为具体的动态的形象,不仅生动地说明了时间的消逝,而且衬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人物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与憎恨。
55. 想起那年六月,在雨中,你的眸子也落着雨。(《写作》1984年4月号16页)
评析 不说流眼泪,而说“眸子也落着雨”,先将泪比作雨,再用拈连,委婉地道出了青年男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伤离惜别的意境。那盈溢于字里行间的离情别绪,使读者仿佛也切身感受到那难以抑制的情绪的颤动。而这正是借助特定语境,巧用拈连所产生的艺术旨趣。
56. 云是绿色的纱巾,
轻拭着每座山峦,
把一座座翡翠屏风,
擦拭得光洁娇艳。
游艇像一把剪刀,
把一江绿绸剪断;
雨是绿色的丝线,
把绿绸又缝成一片。
云永远殷勤地擦拭,
雨永远着意地缝连,
擦去旅人一身征尘啊,
又把绿缝进我们心间……

(柯原《漓江记绿》)


评析 先将“云”比成“绿色的纱巾”,拈连出 “拭”与“擦拭”二词,再连用在“山峦”之上,写出了群山的苍翠美丽; 再将“游艇”喻为 “剪刀”,拈出“剪断”一词,写活了云的柔静与艇的矫捷;最后将“雨”比喻成“丝线”,拈出动词“缝”,将“山”“水”连缀一体,画出了一幅雨中的漓江春光图。优美的意境,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给人不尽的美的享受。
57. 那时候,戈壁是死海长城,是堤,
一步跨出去就杳无归期;
层层砾石,埋下多少老死的爱情,
漫天风雪,湮没多少凌云壮志!

(李瑛《嘉峪关西望》)


评析 无边的砾石和漫天的风雪是戈壁沙漠的标志。诗中省略了 “砾石”与“风雪”可以“埋下”、“湮没”实物的描述,直接将抽象事物爱情和壮志运用暗式拈连,分别与 “埋下”、“湮没”搭配成句,把茫茫戈壁荒原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地域人格化,给诗歌的语言增添了新的情味。
58. 你送我的紫砂茶壶
我很珍惜
一直未启用
原不相信香江水
会泡出江南春……

(张诗剑《紫砂茶壶》)


评析 这是一支友情的颂歌。友人已远在天边,“我”也离乡背井来到香江。面对友人赠送的紫砂壶,不禁感慨万端。诗人不说香江水可以“泡茶”,却说泡出了浓浓的春意——“江南春”,友情的温馨,给人留下永远的回味。全诗只是拈用了一个“泡”字,顿时溢出优美隽永的诗意,诗人构思的精巧和遣词造句的艺术功力,值得借鉴学习。
59.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辛弃疾《满江红》)
评析 如按照一般语序读写,词的起首二句,应是:“风摇翠竹敲纱窗,敲碎了离愁别绪。”这里把它颠倒过来,并省略了 “风敲纱窗”一句,首先说“敲碎离愁”,用语新奇峭拔,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与美感。
60. 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点儿也不觉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萧乾《鼓声》)
评析 文中省略了引导部分“敲出冬冬声”,将“敲出”一词直接拈用到“对旧事物的诅咒”和 “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上,表达出人民对旧社会的憎恨,对新社会的热爱之情。气势连贯,节奏鲜明,收到了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
61. 似采花的蜂
如陈年的酒
我陶醉
见到烟雾你说烦
谁知
吸烟与初恋一样
再品尝
焦油的苦涩
倒像橄榄
吸到烟屁股
仍然不放
直到燃掉了希望……

(邹宗彬 《三支烟》)


评析 将“吸烟”与“初恋”扯在一起相比,颇富情趣,尽写出嗜烟者的醉心迷恋之态。而直说“燃掉了希望”,将“燃掉”和“希望”拈连起来,使语言具有幽默深刻的蕴含,耐人寻味,令人警醒。
62. 野花见过那会心的微笑,小草听过那甜蜜的歌声。啊! 小路弯弯,像红绳,拴着他的心,牵着我的情。(《幽静的小路》《解放军歌曲》1988年3月)
评析 “小路弯弯”,使作者产生“像红绳”的联想,因而可“拴”,可“牵”。再与“心”“情”拈连组合,形成了一个抒情气息浓郁的精巧构思。暗式拈连突出了事物的个性特征,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内涵被更充分地揭示出来。
63.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当镇上的人们还在做着梦,睡着宝贵的“天光觉”时,他们已经抖动竹枝扫把,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了。好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古华《芙蓉镇》)
评析 拈连时运用 “扫”的引申义,以比喻的方式说春、夏、秋、冬好像都是具体事物在他们的扫帚下被扫走了,扫来了。深刻的意蕴,充分表现了所谓“牛鬼蛇神”们在监督改造的漫长的岁月里所受的煎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历史面貌。
64. 小梳子断了不少齿,失去了原有的光泽,然而丁志辉却始终带着它。出国访问,把它揣在兜里,梳理着异国风光; 下医疗队,把它卷进挎包,梳理着艰难的旅途;夜夜加班到月偏西,把它放在桌头,梳理着纷乱的思绪。(马继红王宗仁《写在她运行的路上》)
评析 “梳理”本来只适用 “梳理头发”,这里巧用暗式拈连,将“梳理”和“异国风光”、“艰难旅途”、“纷乱的思绪”组合起来,以物写人,写出了人物的习惯形态和思维特征。构思独特新奇,增强了语言的诗意美。
65. 偏僻的小村庄传扬着一件喜事:老母鸡“生”了一台电视机。喂养三十只母鸡的老太太李凤珍一家坐在炕头上看电视了。(1981年4月13日 《天津日报》标题)
评析 这是一则运用暗式拈连制作的新闻标题。正题省略了谓语“生”的真正宾语“蛋”,直接和 “电视机”连用,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情趣。隐含着“母鸡生蛋”与“电视机”之间的因果关系,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66. 那间狭小的牢房,能关住你的身体,怎能锁住你那冲天的革命热情! 你的声音像深夜的洪钟,“我要革命!我要工作!”这声音惊醒了林间宿鸟,震撼了宇宙…… (丁玲《元帅啊,我想念您》)
评析 “锁”作动词用时,只和 “门”、“箱”等实物搭配,这里却和抽象的事物“热情”拈用,从表面看,这种搭配不合常规。但是联系到贺龙元帅被 “四人帮”投入囚牢所受的非人折磨和老总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的热忱时,就会感到这样表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别开生面,十分传神。“牢房”的谓语 “关”隐含着“锁住”的意思,这里引申拈用,所以属于暗示拈连。
67. 今年梨是大年,大伙儿可是指望着它,过冬的口粮,过年的新衣裳,都在这树上长着呢!(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
评析 拈连修辞离不开联想。果农以“果”为生,作者由梨长在树上,联想到“过冬的口粮”和 “过年的新衣裳”,顺势拈出动词“长着”,形象地说明了梨园丰收,人民生活富裕之间的因果关系。语言生动、通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68. ……我想起了妈妈为在我生日时能送一件理想的礼物而四处奔波的情形,她是多么爱我啊! 而别人,却……此时此刻,它 (指白连衣裙)仿佛变作一团火,烧掉了我的童稚,也烧掉了我的勇气——我软弱了,在世俗面前不得不低头。
我捧起连衣裙,递给了妈妈:“送给在城里的表妹吧,别人不会议论她的。”妈接过去哭了。

(方芳《我曾有过一条白连衣裙》)


评析 爱美,是人之常情。可是在那“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动乱年代,一个女学生穿着绣有一朵红月季花的连衣裙而遭人非难。姑娘在气愤之下,产生了幻觉,仿佛看见“白连衣裙”变作一团火,烧掉了童稚,烧掉了勇气,从而毁掉了一颗少女圣洁的心。作者借助于比喻拈出了 “烧掉” 一词,再与 “童稚”、“勇气”等词组合搭配,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独特感受。
69. 茫茫滇池五百里,
碧水养大水乡女。
茶花开处白帆扬,
驮着希望向远方。

(电视剧 《不沉的湖》插曲)


评析 用“驮着希望”描写水乡少女梦幻般的理想与遐思,含蓄隽永,富有诗情画意。“白帆”是“船”的借代形式,直接将“驮”与“希望”拈连组合,属于暗式拈连。
70. 到底是冬天,光秃的象鼻山一片灰色,山下的“植物园”也一片灰色,射在江水上的夕阳,仿佛也一片灰色。灰色,灰色! 人们都穿着灰色的外衣,驮着灰色的心灵,在梦一样的灰色的山城里活着。(陈残云《风砂的城》)
评析 “穿”、“驮” 都是动词,这为“驮”的拈用提供了前提。一个“驮”字写出 “灰色心灵”的沉重感,写活了人们压抑、郁闷的心情,衬托出社会的黑暗与悲凉。那种内心的苦闷与挣扎之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1. 薛倩住乡下,薛莹住城里,姐弟间你来我往,由这条元宝船维系着。船尾一把橹,橹片浸没在水里,摇过了数十年茫茫生活。(姜慎《水巷》)
评析 此例省略了引导部分“摇过了城乡之间的水路”,直接把“摇”字拈用在“数十年茫茫生活”的叙述上。简洁明快,将漫长的时空作了艺术性的浓缩,引出人们不少遐想。
7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评析 船能载物,而此处又将“愁”拟作物,把无形的愁和有形的 “舟”联系起来,变成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说“舟”载不动 “愁”,其愁之多,不言而喻,词人的怅然之情,也就荡漾于词句中了。
73. ……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

(鲁迅 《阿Q正传》)


评析 船可载物载人,作者却直接述说它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省略了引导语“载人”、“载物”,叙述简洁明快,生动别致。暗式拈连手法赋予无形的“大不安”以具体的形象,使读者鲜明地体会到未庄人们的感受和情绪。
74. 倪大德是一个看来只有十八九岁的劳动青年。……他的嘴巴,是我们这位年青的酸枝刻花匠仅有的快乐的东西,那里贮藏着热情、智慧和迷人的豪爽。(欧阳山 《年忌》)
评析 作者先用拟物手法将“他的嘴巴” 比拟为“东西”,“东西”是可以贮存的,于是顺势拈出 “贮藏”一词,将它连用在“热情”、“智慧”、“豪爽”上,这些无形的品质,顿时有了具体、感人的形象,以此来刻画描写革命烈士倪大德的形象,人物的个性鲜明而突出。
75. 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席慕蓉《无怨的青春》)
评析 先用暗喻将时间和空间比做“经”、“纬”,由此而拈连出动词 “织”,于是写出“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这样蕴含深邃、语言优美的诗句。如果结合自己的人生去联想,定然会生出许多感慨。
76. 春江雨,春江雨,
轻如纱,细如丝,
织出一江春,
绣得两岸绿,
春江雨,把我心牵去,
雨淡春意浓,
满目是生机,
春江雨啊春江雨,
把我心牵去。

(电视片 《春江雨》插曲)


评析 轻如纱、细如丝是用比喻来状写春雨的,本已十分生动而富有情趣,但作者没有就此打住,接着又以暗式拈连“织出一江春,绣得两岸绿”来,创造出新的意境,把读者的欣赏情趣引向更高的层次。
77.为了攻克科研项目,“我们的将军和我们的科学家同睡一顶帐篷,三块石头支一口大锅,煮着满天的星斗和月亮,也煮着深深的信任和真诚。”(朱景和《浩浩壮士气,眷眷赤子情——评电视系列片《共和国之恋》)
评析 此例运用暗式拈连手法,妙用了一个“煮”字,描绘了将军和科学家为了攻克科学难关,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并肩战斗的创业生涯。前一个“煮”字,将建设者们经历的艰难坎坷、酸甜苦辣和盘托出,后一个“煮”字,展现了将军与科学家在共同的战斗中结成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也展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煮”字的拈连巧用,不但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动态感和形象感,而且高度浓缩了主人公对共和国的赤子之情。
78.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曾允之《点绛唇》)
评析 首句 “一夜东风”没有谓语,谓语“吹”在第二句出现,运笔严密紧凑,拈连得天衣无缝。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一夜无眠,愁绪万千的情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