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九十七、正 |
释义 | 九十七、正《周易·师·彖辞》: “贞,正也。” 《文心雕龙》通行本误作“真”。 1. 正确、正常 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 按《书·洪范》: “凡厥正人。” 正,常也。 2. 雅正 诗列四始,礼正五经。 按《论语·为政》: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邢昺疏: “有人若不学正经 善道,而治乎异端之书,则为害之深也。” 正经,指儒家经典。《文心雕龙》之“正” 是指文章中合乎儒学经典的地方。虽然刘勰的用意是针砭当时的形式主义文弊,但是这么一来,也就产生了否定积极浪漫主义内容的错误倾向。 3. 正常 (指特定体裁的共同写作要领和风格) 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 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 按,见“奇” 条第2义。 4. 呆板 幽显同志,反对所以为优也; 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 按 《丽辞》云: “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 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理殊趣合”,是说用两种不同的事理,从不同的角度来合成一种意趣,字面相反而内容相成,取得有力的反衬。“事异义同” 是说所举的事例不同,但意义相同,意思重复。刘勰认为这样的“正对” 是呆板的,不足取的。 5. 纠正、确立 按《荀子·王制》: “正法则,选贤良。” 正,确立意。 6. 证 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 按《仪礼·士昏礼》: “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必有正焉,若衣若笄。” 正义: “以物为凭曰正。”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