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举一反三 |
释义 | 举一反三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③,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注释】 ①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②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③隅(yú)反:“隅”指角落、角。“隅反”指类推。 【译文】 (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反复思考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反复教他了。 【评说】 为什么“就不用再反复教他了”呢?因为他不用心思考。以上论述是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孔子意识到同类事物是可以互相推知的,认为事物都可以归属于一定的类,从某类中的一个事物所具有的已知性质,可以推知该类中的其他事物也具有此性质,从而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类推教学方法。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