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诗句出处:《宿田家》;是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作品。 |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小心事延款,□余粮复匮。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宿田家》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作品。【注释】:
邻:
①古代居民组织。《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②邻近的;接近的。《庄子·天运》:“死生相与邻。”《荀子·大略》:“祸与福邻。”借:
①向别人借取。《左传·定公九年》:“(阳虎)尽借邑人之车。”②借出。《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③帮助。《史记·游侠列传》:“以躯借交报仇。”(交:指友人。)文天祥《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恨东风,不借世间英雄。”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六十七:“风借帆方疾。”(疾:速。)④凭借;依靠。《史记·伍子胥列传》:“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雪:洗刷。)⑤嘉勉;推重。《隋书·刑法志》:“武帝敦睦九族,优借朝士。”司马光《答彭寂朝议书》:“辱书奖借太过,期待太厚,且愧且惧,殆无所容。”⑥连词。假使。常“借使”、“借如”、“借若”连用。也作“藉(jiè)”。《过秦论》:“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犹未有倾危之患也。”元稹《遣病》:“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种:
(一)①植物的种子。《诗经·大雅·生民》:“诞降嘉种。”(诞:句首助词。)鲍照《园葵赋》:“布蔬种。”(布:撒播。)②后代。《战国策·齐策三》:“女无谋而嫁者,非吾种也。”③种族。《后汉书·东夷列传》:“夷有九种。”④种类;类别。班固《西都赋》:“种别群分。”(别:区别。)张衡《南都赋》:“百种千名。”⑤计算种类的量词。《三国志·魏书·管辂传》:“季龙取十三种物着大箧(qiè)中。” (二)zhòng 种植。《战国策·东周策》:“今其民皆种麦。”西:
①鸟类止息。《敦煌曲子词集·西江月》:“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②方位名,日落处,与“东”相对。《左传·僖公四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③副词。向西;往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舍:
(一)①客舍;旅舍。《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②泛指供人居住的房舍。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③住宿;居住。《庄子· 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④止息;休息。《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⑤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吕氏春秋·博志》:“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⑥谦辞。1. 称自己的家。《儒林外史》第四回:“贱姓严,舍下就在咫(zhǐ)尺。”(咫尺:喻距离近。)2.称比自己辈分低的亲属。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之一:“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平阴:地名。)⑦通“赦”。赦免。《汉书·朱博传》:“《春秋》之义,奸以事君,常刑不舍。” (二)shě 放弃;放下。后作“捨”。今简化为“舍”。《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觅:
寻找;寻求。《世说新语·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芳:
①花草的香味。《楚辞·九章·悲回风》:“兰芷幽而独芳。”又泛指香气。《新语·术事》:“有女而无芳泽之饰。”②花草。屈原《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③美好;好。傅山《乙酉岁除八绝句》:“摩云即有回阳雁,寄得南枝芳信无?”(阳:指衡阳。)④贤德的人。屈原《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⑤通“房”,草木结果实的子房。《吕氏春秋·审时》:“先时者,茎叶带芒以短衡,穗巨而芳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