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赠李白
释义

赠李白

诗词简介:天宝三载 (744年),李白由翰林供奉为高力士所谗被放东游,与杜甫在洛阳相遇。这是两位冠绝千古的大诗人的第一次相遇。时李白44岁,正是壮年名享天下的时候;杜甫年32岁,是异彩初呈渐为天下知的时期。他们当时会面的具体情形我们不大清楚,但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是以诚相待,一往情深的。全诗12句,有10句写诗人自己。杜甫正是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无保留地送给李白作借鉴。我们且看这是怎样的一面镜子。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赠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 《 zènɡ lǐ bái 》 
    《 赠   李 白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èr nián kè dōnɡ dōu , suǒ lì yàn jī qiǎo 。 
    二 年   客 东   都  , 所  历 厌  机 巧   。 
    yě rén duì xīnɡ shān , shū shí chánɡ bù bǎo 。 
    野 人  对  腥   膻   , 蔬  食  常    不 饱  。 
    qǐ wú qīnɡ jīnɡ fàn , shǐ wǒ yán sè hǎo 。 
    岂 无 青   精   饭  , 使  我 颜  色 好  。 
    kǔ fá dà yào zī , shān lín jì rú sǎo 。 
    苦 乏 大 药  资 , 山   林  迹 如 扫  。 
    lǐ hóu jīn ɡuī yàn , tuō shēn shì yōu tǎo 。 
    李 侯  金  闺  彦  , 脱  身   事  幽  讨  。 
    yì yǒu liánɡ sònɡ yóu , fānɡ qī shí yáo cǎo 。 
    亦 有  梁    宋   游  , 方   期 拾  瑶  草  。 
  • 《贈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 旅居东都的两年中,我所经历的那些机智灵巧的事情,最使人讨厌。我是个居住在郊野民间的人,但对于发了臭的牛羊肉,也是不吃的,即使常常连粗食都吃不饱。难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饭,使脸色长得好一些吗?我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您这个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脱身金马门,独去寻讨幽隐。我也要离开东都,到梁宋去游览,到时我一定去访问您。
  • 客,旅居他乡。历,经过。厌,厌恶。机巧,机智灵巧。习俗难居也。东都,隋置,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废。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号洛阳宫,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诏改东都。
    腥羶,则臭味弗投。草食曰羶,牛羊之属。水族曰腥,鱼鳖之属。对,对头,敌手。
    岂,难道。无,没有。青精饭,《陶隐居登真隐诀》:“太极真人青精乾食(饣迅)饭法。采用南烛草带有露水的叶及茎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饭作青碧色,高格曝乾,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补髓,消灭三虫。久服可延寿益颜。”饣迅(xùn音迅),鸟饭。
    苦,因某种情况而感到困难。大药,道家的金丹。青精不如大药,叹避世引年之无术也。
    金闺,金马门的别称,亦指封建朝廷。彦,旧时士的美称。《孔安国传》:“美士曰彦。”幽讨,谓寻讨幽隐。
    瑶草,仙草,也泛指珍异之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韁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精华,共轻擧耳。”
  • 天宝三载 (744年),李白由翰林供奉为高力士所谗被放东游,与杜甫在洛阳相遇。这是两位冠绝千古的大诗人的第一次相遇。时李白44岁,正是壮年名享天下的时候;杜甫年32岁,是异彩初呈渐为天下知的时期。他们当时会面的具体情形我们不大清楚,但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是以诚相待,一往情深的。全诗12句,有10句写诗人自己。杜甫正是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无保留地送给李白作借鉴。我们且看这是怎样的一面镜子。
    诗一开头,诗人交待自己对东都(洛阳)生活的厌倦。“机巧”,《庄子》:“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这里用其意。用“机巧”二字概括了东都的社会面貌,是诗人两年东都生活总体情绪的流露。可见东都虽然繁华,但不是一块诗人理想的清净之地,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虚伪和欺诈。

    次二句“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是诗人以野人自谓,把来东都前后不同的生活方式作了一个比较。“未来东都时,蔬食一饱,颓然自乐;乃今二年腥膻,满鼻饮闻,足之先之足食,不能复饱——写尽野人到京不安分,不自得,无限苦事。”(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东都是“机巧”之地,诗人生厌不愿久居;腥膻扑鼻,诗人又不愿臭味相投,自然是“无限苦事”了。所以接下来诗人笔调一转,用 “岂无”一语,表达出自己对 “青精饭”的向往。陶隐居《登真隐诀》:“太极真人青精千石蒸饭法,用南烛草木叶,杂茎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饭作青色,高格曝干,当二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补髓,消灭三虫。”青精饭不比腥膻,算是蔬食,但食之“填胃补髓,消灭三虫”,会“令我颜色好”,真是妙不可言。诗人这种身在腥膻之中而心在青精饭的情绪,是内心矛盾的真实流露。青精饭不易得,大药之资更为难寻。

    七、八句“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说出了诗人来东都的初衷和山林归不得的苦衷。“大药”,《梁书》:“陶弘景既得神符秘诀,而苦无药物,帝赐黄金、丹砂、雄黄等物。”可见大药比青精饭更进一步。青精饭不过强身健体,而大药之资是成就事业的不可或缺的依靠。苦乏大药,学道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诗人当初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出山到东都,自然希望能寻得“帝赐大药”,一展才华。但谁料想东都是个大泥沼,刚一涉足,便为污泥所陷。这一人生经历对诗人来说是惨痛的。作为教训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把它送给李白,无疑是对李白被放东游的一个安慰。在杜甫看来,李白被放,比起自己的羁居东都,不是不幸,而是有幸了。“脱身”是可喜可贺的事。“亦有梁宋游”一句,大约是诗人和李白相遇时的盟心之语,相约一同离开东都,避开污浊,到梁宋之地,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这是吃一堑而长的一智。
    浦起龙《读杜心解》评这首诗时说:“公述其语为赠,则李是主,身是宾也。今乃先云自 ‘厌腥膻’,将托迹神仙,而后言李亦有 ‘脱身幽讨’之志。自叙反详,叙李反略。则似翻宾作主,翻主作宾矣。不知其自叙处多用 ‘青精’、‘大药’等语,正为太白所引。落到李侯,只消一两言双绾。而上八句之烟云,都成后四句之烘托。明乎彼己虚实之用,可以说杜矣。”这一段评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诗,也可以帮助我们对“略及赠人,全写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领会得更加深刻。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