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须:

①胡子。《史记·高祖本纪》:“美须髯。”②等待;等候。《楚辞·九歌·少司命》:“君维须兮云之际?”③需要;需。林逋《山园小梅》:“不须檀板共金尊。”④必须;应当。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⑤须臾;片刻。《荀子·王制》:“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求:

①寻觅。《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嘤:鸟鸣声。)《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②追求。《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寤:睡醒。寐:睡着。思服:想念。)③乞求;请求。《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④要求;需求。《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⑤选择;选取。《论衡·讥日》:“作车不求良辰,裁衣独求吉日,俗人所重,失轻重之实也。”⑥证讨。《诗经·大雅·江汉》:“匪安匪游,淮夷来求。”⑦通“逑”。聚。《诗经·小雅·桑扈》:“万福来求。”

罔:

①同“网”。1. 渔猎用的网。《周易·系辞下》:“(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罔罟(gǔ),以佃以渔。”(罟:网。)《盐铁论·形德》:“罔疏则兽失。”2. 张网捕捉。司马相如《子虚赋》:“罔玳瑁(dài mào)。”(玳瑁:海中爬行动物,形状像龟。)3. 连结。《楚辞 · 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为帷。”②蒙蔽;欺骗。《商君书·赏刑》:“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上:指君主。)③无;没有。《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极:指准则。)④副词。不。《尚书·盘庚下》:“罔罪尔众。”⑤副词。不要;不可。《尚书·大禹谟》:“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⑥通“惘”。迷惑。《论语· 为政》:“学而不思则罔。”⑦陷害;坑害。《孟子 · 梁惠王上》:“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然]精神恍惚,失意的样子。张衡《东京赋》:“罔然若酲(chéng),朝罢(pí)夕倦。”(酲:醉酒。罢:通“疲”。)

象:

①动物名。《孟子·滕文公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②象牙的省称。归有光《项脊轩志》:“持一象笏至。”③形象;景象。《庄子·达生》:“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④征兆;象征。《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⑤相貌;图像。后作“像”。《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⑥摹拟;描绘。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仪而象之,以永多福。”(仪:容貌。)⑦仿效;效法。《墨子·辞过》:“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⑧相似。后作“像”。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诗文 不须求罔象。
释义

不须求罔象。

“不须求罔象。”诗句出处:《月中仙》;是元朝诗人姬翼的作品。

浩浩灵源,自先天恍惚,难貌形状。殊非想像,罢兔角龟毛,头头分朗。百般呈伎俩,尽分外、无风起浪。截断亡羊路,山云野水,相与复相忘。神光照应无方。示灰寒地文,舒缓天壤。低头放杖。便击木无声,敲空作响。不须求罔象。得自在、无拘纵放。信手拈来用,如意宝珠无尽藏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