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三八、1998年中考重庆题《愚公移山》 |
释义 | 三八、1998年中考重庆题《愚公移山》 [题目] 阅读文段答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 固不可彻:固执不可彻底 C. 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 无穷匮:无穷无尽 2. 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实惠呀。 B.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的死,有儿子存在。 D. 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逃走了。 3. 下边对文段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认为可以移走两座大山的理由是“山不加增”。 B. “河曲智叟亡以应”说明愚公取得了辩论的胜利。 C. 在这个文段中愚公驳斥了智叟的错误观点。 D. 从这个文段我们可以看出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命名意味深长: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题解] 第1题。考查词语解释。B项“固不可彻”解释错误。“固”,顽固;“彻”,贯通,在这里有改变的意思。“固不可彻”的意思是: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参考答案:B 第2题。考查句意解说。A项“甚矣,汝之不惠”。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甚矣”,太过分了;惠,同“慧”,聪明。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故A项解说错误;C项,“虽”,是“即使”,不是“虽然”。故解说有误;D项中的“亡”,读wú,同“无”,“亡以应”,无话可答。故D项也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愚公批驳智叟时讲的可以移走两座大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A项只说“山不加增”,对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 参考答案:A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