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见微而知著,人人知之。
释义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见微而知著,人人知之。

【注释】

选自宋·苏洵《辨奸论》。

静:清净,冷静。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受外界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干扰、迷惑。道学家崇尚“静”,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修养。静者,指达到了这种修养的人。

著:显著。

【赏析】

苏洵的《辨奸论》以“辨奸”为论述中心,提出要人们以见微知著的锐识去防范、辨认政治生活中骗子的伪装,以防为其所害,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但它以“斯人”、“今有人”的名义,影射、攻击王安石,却不无偏颇。但文章本身还是写得比较好的,也有一定的哲理性: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见微而知著,人人知之。”

意思是:只有保持冷静的人,才能从事物的细微变化中预见其未来,发现事物本质。如果能从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未来,那么,人人都知道其变化结果了。

句中的“静者”,指的是不为“好恶”所乱、不为“利害”所夺的人,也就是在审视人事时能保持冷静、客观而又有见识的人。苏洵认为,只有保持冷静的人,才能从事物的细微变化中预见其未来,发现事物本质。如果能从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未来,那么,人人都知道其变化结果了。

文中,作者影射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还攻击他“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显然地,将王安石说成“奸慝”小人是缺乏依据的。王安石诚然有忙于读书、治事而忘了盥洗,不讲究饮食的时候,但也不至于到了“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的地步!重人情、守中道,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宋代自欧阳修开始提倡重人情的作风,但若将王安石一些独特的生活作风称为“不近人情”,并以此等同于奸邪,更是对儒家思想的简单化曲解。

王安石变法在北宋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尽管王安石的新法有弊端,并因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最终失败了,但因此就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将其与历史上的奸慝小人相提并论,也是十分偏颇的。前人对此已有过许多批评。作者在文中意气用事,心怀私憾,恰恰背离了自己称道的“静者”立场。

但是,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方法论还是正确的,也是一句千古名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29:48